大清皇帝蹊跷之事孝庄多尔衮谋害皇太极
纵观中国历史,皇帝暴毙这样的事情不少,俯拾皆是。就说清朝,有人做过统计说在12位皇帝当中,就有5位皇帝是暴王的,几乎到了人数的一半将近了。这么多皇帝暴亡,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位皇太极,皇太极我们知道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历史对他的评价也不低,传说中他仪表奇伟是神勇盖世。然而如此勇武彪悍的一代雄主,却没能得了善终。《清太宗本纪》记载“崇德8年8月初九庚午,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时无疾崩,年五十又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崇德8年8月初九,皇太极像往常一样处理政务,可到了晚上亥时。亥时是晚上9点到11点之间,皇太极就走了,而且是无缘无故无疾崩。不是病死,那么跟疾病无关,皇太极怎么就突然离世了呢?当时52岁不至于是老死的。
几百年来,人们围绕着皇太极的死产生了各种的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他是让人给谋害的。谁谋害的?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碧血剑》,里面有这么一个情节,说某一天皇太极一看武士比武,完了就到庄妃那去,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后那去休息。可是没躺一下,他就发现床边上有一双男人的鞋。于是皇太极立刻就想起了之前没当回事的宫里的种种传闻,本来我是叫当作耳旁风,但是眼前我看见一双男人的鞋了。什么传闻呢?
传这庄妃跟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原本是叔嫂关系,可这叔嫂关系非同一般,走得有点近太近了。近到什么程度呢?庄妃有一间密室,除了多尔衮其他任何人不得出入,两人关系如此密切,您说皇太极看到那双男人的鞋,脑子里头怎么想?他当然是怒气冲天的质问庄妃,可是还没等问出个所以然来,一个人就从衣柜里边蹿了出来,将皇太极突然刺死。那么这攮死皇太极的人是谁?正是多尔衮。
按照刚刚画面里的逻辑,多尔衮是因为幽会的事情被撞破了奸情败露,所以先下手为强。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专家认为不太可能。为什么呢?因为虽然有资料记载两人在一起过,但是资料靠不靠谱两说。但是毕竟有资料记载,多尔衮和孝庄两人在一起过,可是那都是皇太极死后的事了。皇太极生前,这多尔滚和博尔济吉特氏(庄妃)两个人没事,至少没有发生过,所以皇太极的死一定是另外有原因的。那么什么原因呢?再来查史料,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推测,说皇太极为情所伤抑郁而终。
历史上皇太极有名号的后妃一共有15个,但基本上都是政治婚姻。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这些个政治联姻当中,他也有真爱。比如说科尔沁部族的海兰珠,皇太极又非常喜欢。您知道海兰珠嫁进来的时候,皇太极封她为什么吗?宸妃。虽然说只叫妃,但是这个宸字的分量相当之重,古代宸是北极星所在,常用作帝王的代称。由此可见,海兰珠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金庸先生说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这位皇太极最深爱的美人,却也是最令他伤心之人。
原来海兰珠的儿子不到周岁就夭折了,儿子夭折对海兰珠打击非常之大,她整天是以泪洗面茶饭不思,结果是郁郁寡欢抑郁成疾,33岁就死了。海兰珠去世的时候,皇太极正率兵在外征战,而且是明清两军之间的收官之战。可是当时的皇太极一接到海兰珠快不行了的消息,里加急直奔盛京,一路上跑死了五匹马,可惜海兰珠没有能够撑到皇太极回来见最后一面。最爱之人离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着,皇太极如遭雷击。史料记载他是完全不顾自己形象,抱着海兰珠的尸体嚎啕大哭,任谁都劝不住,一连几天不吃不喝不睡觉,昏死过去好几次。
而更为要命的是,自从海兰珠死之后,皇太极就一蹶不振了,他精神萎靡,经常是处于恍惚之中。结果海兰珠仅仅去世一年多之后,在公元年的8月初九皇太极也走了。这个说法听起来的确是更为合理,因为皇太极专宠海兰珠,这是正史承认的。不过合理的推测并非真相的全部,因为有人说皇太极是一代英主,或者说一代雄主,他虽然有侠骨柔情的一面,但是这种人对自身的情绪控制是非常强大的,他是有尺度的有节制的,不可能完全被儿女之情所困。所以皇太极的死应该还有别的原因,而且那种原因可能还是主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话说当专家翻开朝鲜的《李朝实录》的时候,找到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书里说皇太极驾崩之前,朝廷曾命附属国朝鲜向清廷进贡竹沥,并要求派名医前来看病。竹沥是什么?它是竹子加工之后的一种汁液,用来止咳化痰的。当年明景宗朱祁钰就曾亲上万岁山,给得了痰疾的于谦伐竹取沥。皇太极驾崩之前也要这种药,难道他也是得了痰疾,或者什么别的病吗?
再一查,专家们发现皇太极的身体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为什么呢?因为史料当中从崇德5年开始,也就是皇太极去世前三年,多次出现“上不豫”这样的字眼。什么意思?皇帝生病了或者说“圣躬违和”,皇帝身体不舒服等等这样的字样,甚至有好几次皇太极因为生病还大赦天下,并且向各大寺院祷告祈福。他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频繁生病了?皇太极这一生,说起来虽然很荣耀,但是也非常之辛劳。就说明清处于最后争夺的关键时期,已经50岁的皇太极不仅要领兵打仗,还要亲自处理各种繁杂的政务,再加上海兰珠之死,对皇太极的打击确实也非常大。时间一长,情绪低迷的皇太极没病也得生病,小病也会熬成大病。如果朝鲜方面的史书记载无误,皇太极还真有可能死于痰疾,或者什么其它的某种疾病,这是皇太极他的暴亡的一个说法。
第二位暴亡的皇帝嘉庆,嘉庆25年也就是公元年农历七月,盛夏的酷暑还没有过去,烈日炎炎这么热的天,皇帝一般都不在紫禁城,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可是这暑还没有完,嘉庆皇帝先完了,七月二十五这天嘉庆突然驾崩,终年61岁。嘉庆不仅去世得很突然,关于他死亡的消息也是过了整整七天才公布出来的,听起来嘉庆的暴亡似乎更加神秘了,还要七天之后才公布。
嘉庆不仅死的离奇,对他死因的猜测更为离奇。有人说嘉庆皇帝去世当天,原本在木兰围场打猎,但是运气不好没打着。嘉庆决定提前回山庄休息,可还在半路,天气就变了雷雨大作。一个雷正好把嘉庆皇帝给劈中了,劈得面目全非。狩猎之旅成了送命之旅,在清代帝王当中,嘉庆的确属于那种很倒霉的皇帝。上位处于所谓大清帝国没落的阶段暂且不表,他自己就连在宫里走个路,都有人冒出来刺杀他,而且还不止一次,所以说嘉庆遭雷劈,这戏谑的成分可能更为浓一些。
嘉庆皇帝究竟死于何因呢?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分析,专家推测他可能跟皇太极一样也是死于某种疾病。什么疾病?我们来看嘉庆的画像,身形是偏胖的,而且实际生活当中比这更胖,嘉庆是个胖子。为什么是个胖子呢?有人在嘉庆的饮食习惯当中发现,他喜欢吃肉,各种的肉还有奶制品,至于蔬菜不太重视。另外就是嘉庆不爱锻炼,一坐就是好长时间。既不运动,又爱吃肉久坐,那部就容易长胖,而人一长胖,什么病容易来?三高。而且专家在史料当中发现,嘉庆去世前的一段时间还出现过突然站不起来,或者突然没法说话的症状,所以嘉庆如果说他死于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可能更加接近真相。
康熙之死就更加离奇了,关于康熙架驾崩,《清圣祖实录》是怎么说的“十一月初期上不豫,自南苑回驻畅春园,十三日戍刻,上崩于寝宫”就么没了。《清圣祖实录》可是专门记载康熙皇帝日常起居的,平时皇上几点睡的咳嗽几声,翻了谁的牌子,这事都会记录在案。皇帝驾崩这么大的事,一笔带过着实令人生疑。语焉不详的背后是否有不为人知的隐情呢?持怀疑态度的人一查,发现康熙的死果然不简单。原来专家在别的史料里面,找到了更多有关康熙驾崩之前的细节。
比如这本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永宪录》,这是研究康熙、雍正年间历史的重要史料。这本书里就说康熙皇帝在11月初八傍晚偶感风寒就是感冒了,但是档案接着说当日就当时即透汗,也就是当天就出汗,病开始好了。可是再紧接着,从十日到13日这几天,康熙忽然谁也不见,谁也不允许见,谁知道康熙的情况?只有两个人,一是九门提督隆科多,另外一个就是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康熙皇帝竟然被雍正给软禁了,这胤禛想干什么?专家说了,如果情况属实的话,多半是为了大位。
关于雍正帝的皇位,传言一直来都是这么说的,说他不纯粹,说来得很奇怪。传的最凶的说他这个皇帝是改字给改来的,说康熙死之前已经写好诏书,要把皇位传给十四阿哥胤禵。可是后来雍正暗中把诏书弄到手,把这个十字改成了于字,于是乎传为十四子就成了传位于四子。第二种说法跟刚刚说的差不多,只是改遗诏的人不是雍正本人了,而是他舅舅隆科多。隆科多当时是九门提督,管着京城的防务,深得康熙的信任,所以康熙死之前,就把遗诏交给了隆科多。
只是没想到,隆科多跟四阿哥胤禛是一伙的,结果康熙一咽气,这诏书在隆科多嘴里面就变了样了。除了篡改遗诏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更为吓人。说雍正皇帝不光改了康熙的遗诏,还要了他老爷子的命。说到要命,这就牵扯到康熙之死了。雍正是怎么要的康熙的命呢?传闻当中下毒。据说康熙去世之前病了,而且病得非常严重。但皇四子胤禛当时叫一个孝顺,端屎端尿左右不离的,还亲手给老爹喂了一碗人参汤。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碗人参汤要了康熙的性命。
不光坊间传言雍正毒死了康熙,当时的宫廷画师马国贤,在回忆录当中也写道“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就是康熙驾崩当晚,他就住在畅春园,并且亲耳听到了呼号之声,是异常恐怖,想必很有可能是雍正对康熙做了什么。康熙是否真的是被雍正给毒死的呢?根据雍正即位之后的一系列的反常举动,有人推测这种可能性非常大。那么什么反常举动呢?
首先,就是雍正当了皇帝之后,死活不肯住他老爹住过的乾清宫,而是要花钱新修圆明园。第二就是康熙生前年年都会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可是雍正一次都没去过。还有更怪的,按照清代的规定,儿子死后要跟老子葬在一个地方葬在一处。康熙当时葬在清东陵,但是雍正居然无视了子随父葬的习俗,顶着不孝的骂名,在几百里之外建了新的陵墓清西陵。当然对于雍正埋于清西陵的理由,也有史料说是因为他在清东陵选的万年吉地,地理环境不太好不适合建陵寝。
但是结合康熙之死,有人认为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雍正真正想的就是不想跟老爷子葬在一块,那么雍正为什么要处处远离康熙?而且这种远离只发生在康熙去世之后,这背后的原因还有待继续探究。不管真相如何,雍正大概怎么都不会想到,在死这件事情上,他会跟他爹一样,给后世留一下谜团。
史料记载,雍正13年,也就是公元年的10月8号凌晨,雍正帝突然暴死雨圆明园,死的时候多的年纪呢?58岁,而且身体很健康。健康怎么突然死了?雍正生前是出了名的多疑冷酷无情。所以关于他的死,传言自然也就少不了。最为传奇的一种就是雍正死在一个女人手里,这个女人叫什么名字?叫吕四娘。吕四娘为什么要杀雍正呢?事情跟一起文字狱有关系。话说雍正当上皇帝之后的某一天,清军的名将川陕总督岳钟琪突然收到一封信。一读这封信岳钟琪大惊失色,手都开始发抖了,信里写了什么?就是前头我们说的,雍正杀康熙改遗诏,还有害死亲舅舅隆科多等等等等这些事。信的最后还说岳将军您是岳飞岳武穆的子孙,可不能给雍正这么一个禽兽不如的皇帝卖命,你带兵造反吧?把咱们汉人的江山给夺回来。难怪岳钟琪手会发抖。
这要是不及时跟对方撇清关系,绝对满门抄斩。谁如此大胆?为了搞清楚真相,岳钟琪一边把信加急送到北京,一边下令追查写信之人。很快就查到了,原来写信的人是一个湖南的读书人叫曾静。曾静为什么要写在当时看来如此大逆不道的信呢?再一查,曾静的这些话全部出自一个叫吕留良的人,写的一本书里的情节。人都查到了,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岳钟琪把调查结果往上一报,雍正当然是龙颜大怒,吕家的人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这就是雍正年间轰动一时的文字狱吕留良曾静案。
这跟雍正的死有什么关系你?坊间传言杀死雍正的凶手叫吕四娘,这个女子据说就是吕留良的小孙女。因为当时不在家,躲过了一劫,之后吕四娘被高人收养,为了报仇练出了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结识了很多江湖的侠客,最终吕四娘不仅杀了雍正,还砍掉了雍正的头颅。这个故事够劲爆吧?可是您信吗?反正我是不信,专家也说不可能。为什么呢?
第一吕留良岸发生之后,他的家人全部都在朝廷的严密控制之下,想要躲过搜查基本不可能。第二就是雍正当时住在圆明园,任何时候身边都是大批的侍卫巡逻,别说一个大活人了,就是一只鸟飞进去也躲不过侍卫的眼睛。所以吕四娘杀死雍正一说属于民间传说,说故事那可以赚几个茶钱。什么才是靠谱的资料呢?综合各种史料,专家从雍正的一个习惯当中发现了端倪。一张画,这个画上的人看样子是个道士,样子是道士,但人却是雍正。
雍正为什么要把自己扮成道士呢?玩角色扮演吗?不是,人家是道教的忠实粉丝。史料记载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就痴迷于得道成仙炼丹,做了皇帝之后对于炼丹就更为痴迷了。痴迷到什么程度呢?据《活计档》记载,在雍正死前的12天,有斤黑铅运入了圆明园。黑铅是什么?炼丹常用的原料,里面还有铅、汞、硫、砷这些化学元素,我们知道有毒,吃多了必死。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也隐隐说明,雍正之死跟吃仙丹有关系。就是雍正死的第三天,他儿子乾隆就下旨,把圆明园里那些个炼丹的道士全部都干出去了,还有那些炼丹的工具也都砸了。
那么真相究竟是不是这样的?要想验别真假,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棺验尸,而且曾经就差点有了这样的机会。那是年,雍正皇帝的泰陵遭遇盗掘,国家文物局批准相关部门对泰陵地宫进行挖掘,然而当考古队沿着道洞口往下挖了两米之后,才发现下面的封土没动,也就是说泰陵地宫没有被盗。那既然没有被盗的话,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考古人员也就停止了对泰陵地宫的挖掘。所以雍正究竟死于何因,跟他爹康熙的死一样,还有待后人继续探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zw/1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