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生活承德记忆
年6月6日,区老干部局组织区直属离休干部去承德参观休养。这次去的人数比较多,直属的离休干部基本上都去了,包括工作人员共有33人,是一个比较大的参观团。
早晨从北京出发中午到承德,住在瀚明大酒店。安排好住宿后我们乘车前往隆化县董存瑞烈士陵园进行参谒。陵园建在隆化县西北部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清康熙皇帝的波洛河屯行宫的遗址上。
董存瑞是我最敬仰的革命英烈,我一直期望能到隆化县来看看,这次参谒对我来说是求之不得,终于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
我们到达陵园时,陵园的工作人员已在门前等候我们了。陵园内遍植苍松翠柏等树木,一片宁静肃穆的景象。陵园的布局依次为:陵园门、牌楼、董存瑞塑像、烈士纪念碑和董存瑞墓。陵园门上的“董存瑞烈士陵园”横额是萧克将军题写。进入陵园门不远,就看到在三米高的基座上伫立着董存瑞左手托举炸药包,脸色凝重的立姿塑像。绕过塑像就是纪念广场,很大很宽敞,中间纪念碑的基座有两层,有台阶可以上去。周围有玉石护栏。碑身正面的“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是朱德元帅亲笔所书。工作人员最后把我们引领到纪念碑前边。在这里竖着一个写有入党誓词的标牌。我们集体站在纪念碑前的台阶上,由工作人员引领,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因国民党军队的桥形暗堡的阻挡,部队无法前进。危急时刻,董存瑞抱起炸药包,冒着敌人机枪的扫射,勇敢地冲向桥形暗堡,不幸左腿被打伤,鲜血直流。在战友的掩护下,终于带着伤腿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边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没地方安放炸药。放在河床上又炸不到暗堡,又找不到可做支架的东西。这时总攻已开始,紧急时刻,董存瑞以身体当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将其引爆,敌人的暗堡被彻底摧毁。董存瑞以身殉国,为部队前进扫清道路,部队很快就攻下隆化中学。
董存瑞同志牺牲后,没有留下任何遗物。所以在墓室中只放了一口棺材,里面放了一块用朱砂写有“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的木牌。在棺材前面贴有烈士遗像。这次参谒董存瑞烈士陵园,使我很受教育,我深深理解了什么是舍身为国,进一步加深了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记得年,塞外的冬天,异常寒冷。当时我正在丰沙铁路永定河八号特大桥工地工作。这座桥是采用开口沉井作基础,当时在全国也是重点工程之一。沉井已经全部浇筑成形,只有一两个已经下沉。临近春节时,地方政府组织烈军属参观社会主义建设活动。有一天,材料员王排长到办公室告诉我们,团里首长要陪同董存瑞的父亲来大桥工地参观。于是我们放下手里的工作,到桥头去等候。因为冬天工地停工,工人和军工都已回家过冬,那天恰巧只有我们两三个干部在工地。老人是团里首长陪同乘吉普车来的,下车后就直接到桥上去参观。老人穿着很普通的棉大衣,戴一顶棉帽子,身体硬朗,步履坚实。是一位很朴实的老人,和蔼可亲。我们一直跟随在后面,直到参观后乘车离去。因此我有幸见过烈士父亲一面。虽然接触时间很短暂,但在我心里却记忆犹新,从未忘怀。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民养育了一位舍身为国的伟大的革命英雄,他理应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
6月7日,我们集体游览了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建于—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历经89年建成,总占地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园内西北为山岳区,东南为湖泊区,东北为平原区,南部为宫殿区。在参观了“烟波致爽”之后,穿过“云山胜地”楼,出了岫云门,宫殿区就游览完了。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游览车到山岳区游览。主要是围绕山岳区转一圈。山上好玩的地方有两处。
一处是吟红榭,环境很好,很幽静。其中一处朝西的,标为“霞标”的三间房就是冷宫。传说:乾隆有个叫吉拉的宠妃,恃宠而骄,把乾隆已批好的奏折给修改了。乾隆将吉拉打入冷宫,本意是要挫挫她的锐气。但吉拉是一个倔强的女子,进入冷宫就不吃不喝,最后绝食而死。
另一处好玩的地方,在山岳区北边,那里围墙比较矮,可以看到小布达拉宫的全貌。
下山后,导游带着我们沿着湖边向北走,经过烟雨楼时大家自行拍拍照,之后带我们到“莆田丛樾”亭内休息聊聊天。接着带领大家到热河泉处看看、拍拍照片,就到中午了。下午按计划游览了小布达拉宫和普宁寺。第三天上午就返回了北京,结束了这次旅游。
这次参观游览最大的收获就是参谒董存瑞烈士陵园,受到很大教育,直到今天也不能忘怀。今年是董存瑞烈士诞辰九十一周年,牺牲七十二周年,特此写个回忆以表达对烈士的纪念之情。
另一个收获是,看到清朝的腐败、瘠弱和丧权辱国,真的是“国弱被人欺,马弱被人骑”,更增强了我们实现强国梦的决心。
作者:海淀区人防办离休干部朱秀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jy/1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