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公安局共侦破涉网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
承德8月19日讯(孙占军张丹)8月19日上午,承德市公安局召开打击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据介绍今年来,承德市的电信诈骗案件呈现增多的趋势,尤其以冒充移动公司服务号码、利用“伪基站”强行向不特定用户手机发送大量商业信息、利用手机短信传播木马病毒后实施诈骗的案件较为突出。
为有效遏制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多发、高发势头,承德市公安局党委靠前指挥、主动作为,组织开展了全市打击网络诈骗专项行动。副市长、公安局长董天利对打击网络诈骗犯罪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分管副局长徐品刚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研究,听取关于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情况的汇报,对发案总量、受骗方式、资金转账、受害人群、作案手段、突出案件、打处情况、主要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要求网安部门牵头,相关警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全力开展全市打击网络诈骗专项行动,并制定了专项打击行动方案。行动以来,共侦破涉网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7月1日,侦破一起冒充移动公司服务号码的网络团伙诈骗的案件,抓获杨某某等四名涉嫌网络诈骗嫌疑人,查扣作案电脑7台、IPAD2台、手机12部、黑卡37张、银行卡23张、他人身份证6张、假身份证1张、U盘1个。4月15日,双桥区居民梁某某报案称:4月12日,其手机收到移动发的积分兑换的短信,点击短信中的一个网址(wap.jfa-.
5月29日,成功侦办一起利用“伪基站”破坏公用电信设施案件,收缴伪基站设备一套,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年5月26日,承德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接到市无线电管理局通报线索称,今年5月份以来,承德市双桥区西大街一带有“伪基站”频繁活动,冒充通信运营商强行向不特定用户手机发送大量商业广告,严重影响电信运营商正常运行活动,扰乱了市场秩序、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接通报后,网安支队高度重视,迅速将案情向市局党委汇报,同时会同市无线电管理局共同研究制定侦查工作方案,抽调专门警力,成立专班开展专案侦查。通过侦查,查清了“伪基站”活动区域、落脚点及嫌疑车辆信息。5月29日11时许,专案组民警会同无线电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双桥区西大街双柳路口将正在利用“伪基站”发送商业广告的嫌疑人当场抓获,查缴车载“伪基站”设备一套、江淮牌面包车一台。经讯问,犯罪嫌疑人陈某交代其自今年5月份以来作利用从网上购买的“伪基站”设备向不特定手机用户发送销售楼盘广告万条信息的违法犯罪事实。
8月11日,成功侦破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查获作案电脑笔记本3台、手机9部、银行卡13张、大量手机上网卡。7月12日,网安支队接报案称:承德市居民李某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查看会议资料的网址链接,李某打开链接后发现其手机通讯录被上传至互联网,随后通信录内人员陆续接到相同内容的短信并纷纷中“马”,造成木马毒病大面积传播,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网安支队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开展侦查工作,侦查发现这是广西南宁黑客组织利用手机木马病毒非法获取受害人手机通讯录名单,然后利用盗取的通讯录名单实施诈骗犯罪。由于近段时间以来,我市利用手机短信传播木马病毒后实施诈骗的案件呈现高发态势,为了及时有效打击此类犯罪,市局党委高度重视,要求以此案为突破口,集中警力破获一批同类犯罪,打击犯罪分子嚣张气焰。根据领导指示,网安支队立即派出专案组赶赴广西省南宁市开展侦查工作。通过15天的摸排侦查、调查取证,最终将犯罪嫌疑人吴某成功抓获。此类案件是犯罪嫌疑人通过手机向被害人发送照片、会议资料或看看你家人在干什么等内容且后缀网址链接短信,诱惑受害人点击相关链接,链接后手机中毒,然后通过病毒软件将受害人通讯录里姓名及电话号码发至指定邮箱,再根据通讯录里名单继续发送短信,至使通迅录里人员使用的手机依次中病毒,如果接短信人再次链接,就会周而复转,造成手机病毒大面积传播。同时,犯罪嫌疑人会查看中毒手机是否绑有手机银行,如果绑定,就会利用受害人的银行卡实施盗刷,以达到个人获利的目的。
为进一步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蔓延趋势,全力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承德警方梳理出五大类典型诈骗案例。
骗术一:中奖信息类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手机短信、QQ、 骗术二:网上购物、购票类诈骗。犯罪分子在互联网上发布淘宝网、16网等正规购物、购票网站的高仿站点,待即将成交时转发含有木马程序的虚假链接给受害人,盗取银行账号和密码;或拒绝支付宝等安全支付手段,要求受害人直接汇款,实施诈骗。支招:要提高对网站的识别意识。大型网站一般只具有一个注册域名,不会有其他域名,如发现与正规网站域名不符的,即使页面内容一致,也勿轻信。拒绝直接汇款、转账支付,上网时应将防病毒软件处于打开状态,并定期查杀病毒。
骗术三:冒充公、检、法人员类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检、法等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事主电话欠费、信用卡恶意透支、医保卡欠费等形式,或以涉嫌洗黑钱为名进行威吓,再通过成员之间一层层的角色扮演,威逼受害人将钱款汇至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诈骗。支招:公安局、法院等司法机关不会以电话形式办案,通话间各部门也并无直接转接线路,不法分子多是利用改号软件随意修改和伪装电话号码,市民遇到此类情况请一定不要轻信。政法部门在办案过程中,不会在电话中要求当事人进行转账,也不会让当事人将钱汇至所谓的指定安全账户。
骗术四:虚构补贴、退费及退税类诈骗。犯罪分子拨打不特定手机或固定电话用户,冒充社保、财政、税务、教育等部门工作人员,以事主可领取社保、生育、教育补贴,购房、购车退税为由骗取受害者信任。随后诱导事主按照其电话提示至ATM机上操作,乘机划走事主卡上的钱。支招:若有相关退税、补贴政策,社保、税务等部门会以文件或通知形式广而告之,并由当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绝对不会要求市民进行汇款操作。骗术五:冒充好友、熟人类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方法盗取QQ账号、邮箱账号等信息,冒充亲朋好友诈骗;或用电话试探性地问“猜猜我是谁”,以步步紧逼的方法与受害人拉家常。成功“认亲”后,声称遇到车祸、赌博被抓等紧急情况,诱骗受害人汇款至指定账户。支招:不要轻信通过QQ、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并且作案手法日益翻新,广大市民防不胜防,屡屡遭受不法侵害,请广大群众在遇到上述案例中诈骗的短信或者电话时,千万要保持头脑清醒,多想想,多问问。
要牢牢记住“三不”
一是不轻信。就是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犯罪嫌疑人通过软件可以任意设置来电号码,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短信,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二是不透露。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三是不转账。对于通过QQ好友联系,对方提出资金转账的,要第一时间用电话与好友联系,确认对方是亲戚、朋友或客户的方可进行资金转账。对于只通过网上联系,未经甄别的一律不做转账支付。
责任编辑:孙占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tw/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