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横纵一体,传化物流综合解决方案的
俄罗斯商人在中国传化(上合)
国际物流港的一天
早上:
在上合国际主题酒店的俄罗斯风格客房醒来,喜欢锻炼的卡捷耶夫先去旁边的生态公园晨练半小时,然后在酒店俄国风情餐厅吃一个丰盛的早餐。作为俄罗斯某大型商贸集团的采购总监,今天将是繁忙的一天。在昨天的亚太博览会上认识了来自广东、日韩、泰国的供应商,今天上午的合作交流会要签订许多份合作协议,听说他们在港区的展示体验中心都有体验店,他计划先好好看看货品情况。
上午:
在港区APP的智能语音引导下顺利来到上合展示体验中心,卡捷耶夫发现这里竟然成了亚太特色商品的聚集地,不到一上午他就完成了包括日韩化妆品,泰国乳胶枕,青岛小家电,临沂机电产品,义乌的鞋帽等采购计划,并当场签订了三家长期供货合同。要在以前这些工作需要两周的差旅奔波才能完成,价钱也低了很多。
下午:
上午的采购合同在港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下单后,中午卡捷耶夫就接到了验货通知,来到港区的全球配送中心,大部分的商品已经在仓储中心备好,根据他的包装要求现场完成了包装、贴签等作业,在物流管理APP上他可以清楚的看到剩余货物正在从货源地启运的在途状态,境内外货物组装集拼后通过齐鲁号中俄班列两周后就能到达莫斯科,着急的订单当天就能通过胶东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班运达客户手中。
晚上:
晚上卡捷耶夫受邀参加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和示范区政府联合举办的国际商贸主题沙龙,他表示已经将示范区的经商环境向集团汇报,将在港区投资设立分公司,作为集团最重要的全球采购中心。他也邀请示范区政府去莫斯科举办招商推介会。
正式运营三年之后,年11月15日,在青岛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百强民营企业”发布会上,青岛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首次参选便跻身“青岛百强民营企业”,位列第15位,是榜单中“最年轻”的百强企业之一。
根据未经审计的数据,截至今年3季度末,自开业以来青岛传化公路港平台营业额已累计突破亿、累计实现利润7.7亿、累计纳税11亿,其中年平台营业额一举突破75亿、实现净利润接3个亿。
这样的成绩不只是在青岛,在传化智联全国运营的公路港中也前所未有。这是平台的力量,也是生态的价值。
数据只是表象,从更深层次来看,园区的经营成果依赖园区和所处地区物流生态的建设情况,其内外部生态完整度及园区招商政策、货物集聚、运力池规模、服务能力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营效果的输出。
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路港在全国主要物流通道实现布局成形之后,传化物流模式也随之“从物流运力资源端逐步向货源端延伸,从以车货信息匹配为主逐步向以仓运配一体化为核心的智能物流服务发展。”的战略切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岛传化公路港运营路径已然发生了变化并具有代表性。
启航青岛——放水养鱼,水大则鱼大
“滦河路一号”,这是青岛传化公路港在胶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地址,作为当年开发区引进的首批企业,青岛传化公路港第一个在当时一片滩涂的地方建成。年,青岛传化公路港在胶州破土动工,项目规划面积亩,是传化智联在我国北方地区建设的最大规模公路物流枢纽,也是目前山东10个公路港中第一个投建并运营的公路港。经过2年多的建设,年中旬一期占地亩的物流集散中心建成并投入试运营,形成智能物流、信息金融和综合配套三大功能区。其中物流功能区建设运营物流信息交易中心、货运班车总站、智能车源中心、仓储配送中心、卡车服务和展示中心、商业服务中心。仓储方面,建设了7栋共近5万平方米的智能化仓储配送仓库,自开业以来出租率始终保持在%;零担分拨方面,建成专线仓库12栋,面积超过3.3万平方米;引进零担专线企业50家左右,线路98条,主要线路涉及29个省份,51个地级市;入驻各类型物流企业家,其中多家物流企业将总部设在青岛传化公路港。以仓运配为核心,一个围绕“集、分、储、运、配”为系统的物流生态初步形成。“集聚”是这个生态中最为核心和最有价值的一环。这种“聚集”不仅是功能上的,也是政策上的。青岛传化公路港作为一个产业集聚的平台,带领入驻物流企业走向规范经营的同时,更进一步通过扶持他们做大做强,把地区物流的盘子发展壮大,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物流新生态。这个生态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双向共赢的,既有商业层面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你来我往,也有公共服务层面政府的倾力支持,最终依靠商业的力量去形成一个产业发展的高地。归纳起来就是传化智联执行总裁陈坚总结的那样,“不论体量大小的物流服务者在公路港把自己解决不掉的问题交给传化去解决:对于大型物流企业,在做好运的同时,区域公路港自有深耕本地的优势去解决他们的‘疑难杂症’;对于人力有限的区域性物流企业,公路港则像一个‘一园通办’的综合体,让物流公共服务‘最多跑一次’。”“相比单纯的仓储企业,我们要去对接成百上千的企业,解决他们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样做虽然很累,但却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已经做了很多年招商的张振飞对自己所为之奋斗的事业深有感触。这份“价值”应该就是传化智联执行总裁陈坚一直强调的那样,“要强一起强,才是好的平台该做的事情”。就在不久前,智慧物流领域另一位大咖——G7与传化智联签署合作并入驻青岛传化公路港,双方将携手建设“线上+线下”及“园区内+园区外”的网络承运结算服务和司机后市场服务体系。墙里开花墙外香,不仅是青岛传化公路港,一个以胶州为中心的国际物流产业生态圈也在逐步形成。根据当地媒体报道,随着上合示范区落地、胶州国际机场即将投入使用,中国供销、上合嘉里、普洛斯、京东、苏宁等物流业“巨擘”纷纷在胶州“抢滩登陆”。深耕山东——横纵一体,传化物流综合解决方案的青岛样本
在青岛传化公路港对面,坐落着建筑面积超过9万平米的“海尔日日顺物流(胶州)产业园”,是青岛海尔旗下的物流园区之一,主要负责海尔白电产品的仓运配。
“海尔带动了整个青岛物流的发展,很多物流企业、司机靠它生存,但并不是所有的生产制造企业都像海尔一样有这个能力和强大的需求去自建物流,所以我们的仓运配业务聚焦的就是服务那些不需要或没有能力自建物流,但有仓运配需求的生产制造类的企业,为他们提供专业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张凯,青岛传化公路港仓运配业务的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青岛传化公路港仓运配业务在10月份就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指标。
业务是需求催生出来的,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在传化智联所有公路港中,青岛传化公路港是最早开始做仓运配的公路港之一。截至目前,其自营仓的面积超过了2万平方米、整个山东大区超过了3万平方米,其中青岛传化公路港中80%的入驻单位都是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
在这些企业中,康普顿是青岛传化公路港服务的仓运配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企业。作为青岛一家生产润滑油的制造型企业,最开始的时候,青岛传化公路港只负责康普顿润滑油在全国的运输,因为“运”这一块做的比较好,后来康普顿就将仓储和配送的业务也交给了青岛传化公路港。
“有传化智联遍布全国的公路港网络,只要客户有需求,依托平台的辐射能力,不只是运力全国直达,他们的前置仓也能沿着这条网络实现向全国的覆盖”,因为这一巨大的优势,康普顿很快就将他们位于湖南长沙的前置仓设在了传化智联长沙公路港之内,并提供同城配送服务,产品供应速度和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青岛传化公路港开展仓运配服务的客户有24家,其中运输客户10家,仓配运客户14家,涵盖汽配、钢构、通信器材、润滑油、地板等诸多行业领域。
这是传化做仓运配的一个典型模式:充分发挥联动优势,一个公路港牵头,全国公路港跟进。支撑这一模式的,是传化智联在全国各地的公路港在干支线运力、仓储和分拨、信息化、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强大积累和业务打法、产品标准的统一。
左手拥有一流的、成规模的仓储分拨设施,右手集聚传化网平台和各个公路港的运力资源,那么顺理成章的切入到货源端,就只需要一个“方案”或统一的业务打法了。
概括起来这就是传化智联提出的,物流服务要打造“横纵一体化”全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横:即全国基本布局成形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纵:即打造端到端,垂直一体化的纵向解决方案,即仓运配需求、支付需求、金融需求等。
深耕山东——多式联运,公铁海空协同发展的胶州探索
如果说仓配运是传化物流服务“横纵一体化”能力在业务方面的体现,那么多式联运将是让这块业务更有价值的“金钥匙”。干过海运、中欧班列、航空物流的张全文基本上把多式联运的各个业务都经历了一遍。这是他在加入青岛传化公路港之前,十余年间异常丰富的工作履历,也正因为此,他被青岛传化公路港总经理李胜看中,力邀他加入传化智联,负责青岛传化公路港多式联运项目。“胶州是最适合发展多式联运的地方”,在走过中国很多物流枢纽的张全文眼中,最适合发展多式联运的地方之一,就是青岛胶州。从上图我们也能清晰的看到,不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多式联运各要素的布局程度,胶州地区发展多式联运优势突出。这对青岛传化公路港来说也是一个及其难得的机遇,从地理位置上看,青岛传化公路港距离胶东国际机场16KM,距胶州中铁集装箱中心15KM,距离青岛前湾港15KM,区位优势非常显著。“假如把这个区域看做一个扇形,那么青岛传化公路港就在这个扇子的中心处,到哪都是15分钟。”如果说五年前这些还只是规划或不曾落下的政策,但随着胶东国际机场投入日期的日益临近、青岛前湾港被赋予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承载地,那么这一区域对于青岛,乃至山东半岛物流的重构将真正开始。发展多式联运,好的区位也更要有好的模式,在张全文介绍中,他们的方案是:以青岛传化公路港为核心,济南、淄博、菏泽、日照、兖州、寿光、烟台、潍坊、临沂其余9个公路港都将作为多式联运的一部分,负责各自区域物流的“集、分、储、运、配”,不论是走铁路、航空、还是海运,通过公路运输都在这些公路港进行货物的集聚,之后统一在青岛传化公路港多式联运中心完成货物集疏,并向胶州机场、中铁联集中心站、前湾港进行定时定点的配送。(山东大区10个公路港布局图)
目前,他们已经和胶东国际机场物流发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将在项目内共建国际航空货运直通场站;和中铁联集中心站达成在青岛传化公路港内共建“站外站”的合作意向。“我们有区位优势,也有先发优势,胶州国际机场一旦投运,流亭机场也将逐步关停,到时候这个地区的物流格局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大的变化,竞争将不可避免,就看谁快谁慢”。做到物流公司的副总,过不惯安稳日子的张全文开始了他人生的再次转型,相比前几次,这次的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他的转型,又何尝不是青岛传化公路港的一次突破。国字当头——扬帆上合,国际物流港的新使命
在传化智联的所有公路港中,唯一一个以“中国”两字命名的公路港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即青岛传化公路港。这一变化源自年召开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在这次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将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不久之后,胶州国际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被确定为上合示范区建设的承载地。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示范区内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商业规划充足、综合配套丰富的公共性物流园区,青岛传化公路港升级为国际物流港,既是传化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使命担当,也将充分发挥传化智联在山东地区发展智慧物流的积淀。根据“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建设规划报告”中的描述,国际物流港将按照“商贸物流有机融合;四港联动多式联运”的建设思路、“一港三区、两轴三带十中心”的总体规划建设新一代智慧化国际商贸物流综合体。打造以现代贸易服务、国际物流为基础支撑,辅以供应链金融与大数据物流信息,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高水平贸易平台,打造国际供应链展、贸、储、运一体化的商业生态链。“这对传化智联和青岛传化公路港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传化智联山东大区总经理兼青岛传化公路港总经理李胜进一步补充道。历史和机遇总是沿着它自有的脉络不断扩展和延伸。近代以来青岛作为我国向东北亚地区开放的门户,一直以来都引领着山东半岛的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青岛作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前沿阵地,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在这里频繁交汇。站在转型升级的风口,李胜对上合示范区的建设充满信心,也对他掌舵之下的青岛传化公路港充满信心,“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公路港,也将是一个产城融合发展,一个国际化的物流港”。作者:王辉编辑制作:开发区党政办公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jy/10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