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内涝了?快来看呀~
暴雨“祸害”完南方后,又跑到了北方,这让不少人猝不及防。尤其很久没有遭遇暴雨的北方,与常年接受暴雨洗礼的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在地区处理暴雨时显然要“生疏”一点。这事就好比在把水泼到客厅和泼到卫生间,泼到客厅显然内有泼到卫生间方便。当然这个比喻未必合适,南方地区也未必做得很好,只是暴雨的光顾确实给北方地区带来了不便。
(北京西站)
(邯郸)
其实暴雨给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雨水,还有内涝,这种内涝的严重影响有时候令人不寒而栗。这不由让人想到了“7.21”特大暴雨事件。而这一切的根源可能就是城市的排水系统。
一个城市排水系统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民众的日常生活质量,更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发展水平。维克多.雨果在其著作《悲惨世界》里就把城市的排水系统比作“城市的良心”。这似乎让人觉得暴雨是在敲打城市的心魄,知道这个城市到底怎么对待住在它里面的人。
城市与水的紧张关系城市一方面依赖着水,依靠水维持着这座城市的活力,日常用水,风物景观,运输动脉等等都离不开水。而另一方面,“看海”时常发生,鱼群有时会在繁华街道上流窜。住建部的资料显示,年至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超过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水淹超过12小时,深度超过半米。内涝反映出城市与水的紧张关系。城市在扩张,水泥坚固的表面也是不渗水的硬壳,排水自然成了难题。
中国个城市的内涝次数(注:住建部年数据,年以来)
我国城市建设长期以来一直是“重地上、轻地下”。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中,只见一处处光鲜亮丽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宽阔平直的道路和立交纵横交叉,就是难觅高水准地下配套排水工程的踪影。目前,我国新建的排水系统只能对付30~50毫米/时的降水量。由于城市排水系统设计、建设标准较低,一旦遇到50~70毫米/时的暴雨,地面积水成灾就难免发生。
现阶段,我国城市排水系统还缺乏统筹安排。据调查,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不仅停留在修修补补的低水平上,而且其日常维护经费也是捉襟见肘。此外,人才匮乏、投入有限,有时甚至连铺设排水管道也难觅一寸土地,更谈不上全面建设先进的排水体系。
我市应对内涝的相关工作:
一、市区排水防涝现状
承德市区属山区城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道、道路坡降较大,雨水通过自然汇流和雨水设施收集方式就近排入旱河,再由旱河汇入武烈河,一般小到中雨由雨排管网排入旱河,遇大雨或暴雨以上强降雨,由雨排设施和路面分流至旱河汇入武烈河。因此,城区基本不会形成长时间大面积内涝,但几处低洼地带容易出现短时积水。
我市城市排水体系采用雨水、污水分流方式,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覆盖主要干道、小街小巷的雨排系统,现已建成雨排管网.13公里(含沟渠公里),大型排水泵站1座,每小时排水能力吨。但由于排水管网建设年代不同,排涝标准较低,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原有管网口径偏小,且大部分超期服役,管网老化、年久失修。二是近20年城市主干道两侧大量开发建设,沟坡治理滞后,大量泥沙流入城市雨排管网沉积,降低了排沥能力。三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排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状城市面积和城市建筑密度与原规划相比均增加数倍,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没有及时跟进,排水体系防涝能力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市区南环路、西大街、下营房路、石油南路、石油北路、牛圈子沟路段雨排管网排水能力较低,只能靠路面排水,遇强降雨道路极易出现路面积水和洪水漫溢。
二、未雨绸缪,扎实做好防涝准备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排涝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指挥部领导,36个单位为成员的防汛指挥部,负责指挥调度市区防汛工作,并下发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
二是开展排查检查,消除内涝隐患。为应对今年城市可能出现的内涝灾害,在4月初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承市防指[]2号文下发了《关于开展年城市防洪汛前检查和隐患治理工作的通知》,提早对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市水务局按照市指挥部的要求,认真履行防汛职责,成立了城市排水防涝领导小组,对市区排水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清挖雨水检查井座,清挖雨水口座,清挖雨水沟米,有效的提高了市区雨水排放能力。同时对半壁山泵站和铁路泵站的排水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对武烈河市区段两岸防护堤安排专人巡查,各道橡胶坝泵房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进行维护维修,更换各类阀门设备10余处,确保汛期正常工作。市住建局积极指导中心区住建部门做好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的防汛工作,完善防汛预案,落实防汛和避险措施,检查住宅小区余个;按照《承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道路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强化汛前城市道路安全巡查,共开展专项巡查12次,清理道路周边坡落石、险石立方米。市城管局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做到公园绿地内高大乔木及行道树无危枝死枝断枝,对发现的破旧、损坏的广告牌匾及时督促当事人修复加固,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市民政局督促孤儿院、养老院对老旧房舍及围墙护坝进行修缮,并做好了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市教育局严格落实校舍度汛措施,组织各学校(园)积极维修完善了排水设施,保证排水沟渠畅通。市交通局对全市公路地质不良路段详细排查,建立地质不良安全隐患路段项目库,针对排查出的处不良隐患路段,全部明确了巡查人和责任人。市交警支队成立防汛抢险交通安全保障应急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强对漫水路、漫水桥、易积水、易塌方等存在安全隐患路段的监控和处置。
三是完善防汛预案,做好应急准备。针对今年汛情变化,按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承德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附件部分进行了修订完善。为满足城市排涝抢险需求,对现有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同时积极做好防汛物资增储工作,今年市级新增物资50万元,物资储备总额达到.13万元,其中包括:移动泵站1台、排水单元2套、吸污车1台、推土机1台、挖掘机1台,污水泵3台及抢险、救生各类防汛物资4大类30余个品种,此外,还配有专业疏通排水管网的清洗车、自卸车、运输车、有害气体检测仪、管道铰刀等各类设备,确保发生险情时,“调得出、用得上”。
四是强化培训演练,提高抢险能力。按照“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原则,组建了由驻承部队、武警、民兵预备役、河道处、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森林消防队等部门组成的10支抢险队伍,抢险队员达人,形成了基本力量和专业力量相结合、多层次的防汛抢险队伍。5月11日,市水务局在兴隆县半壁山镇靳杖子村组织了“承德市年军地联合防汛培训演练”。市县十余个单位和部门参加了演练,各县、区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观摩,参演人员超过人,为我市规模最大、参演单位最多、科目最丰富的一次防汛应急演练。通过实战演练,锻炼了防汛队伍,丰富了参演人员抗洪抢险知识,提高了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又强化了军地各部门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工作机制。
(排水单元)
三、协调联动,合力应对内涝灾害
入汛以来,市区先后遭受强降雨袭击,其中“7.19”、“7.24”降雨过程造成城区多处内涝积水,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威胁群众生命安全。险情发生后,在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下,市水务、住建、城管、交警、环卫等部门迅速行动,密切协作,确保了排涝抢险工作有力、有效开展。一是运用监控手段,加密巡查检查。安排人员对市区积涝重点区域视频设备进行监控,并派出应急小组分区、分路段对排水情况进行巡查,视频与巡查协调联动,及时清除被垃圾、淤泥堵塞的雨水管道、收水口,确保排水畅通。二是在我市重点积水点“武烈路五云桥路段”提前设置移动排水单元,并安排专业人员值守,随时排除积水;三是实施应急处置。7月21日,偏岭小区1号楼护坝发生坍塌险情,第一时间组织市住建局、双桥区防汛办、大石庙镇政府负责同志到达现场,调度大石庙镇政府做好警戒防护工作并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准备群众转移,市住建局、双桥区防汛办立即督办产权单位做好除险加固工作;7月24日武烈河大桥半壁山引桥发生落石险情,及时与市公安交警部门联动,对半壁山落石路段实施交通管制。
(万华小区危坝处置现场)
(万华小区危坝处置现场2)(万华小区危坝处置现场3)
古今中外的启示紫禁城
这次北方大暴雨并未对故宫造成多大影响,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古代工匠的精妙设计造就了紫禁城的完善排水系统。在普通人看来,也许所谓的排水系统就是紫禁城广场四周墙根下那浅浅的水沟。其实不然,疏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线和支线,有明沟、暗沟、涵洞、流水沟眼等,纵横交错,主次分明。这是一套布局复杂,对设计和施工的要求都很高的完整系统。
台基上的雨水逐层向下流,汇集到院落地面。院落正中南北走向的御路或甬道,再顺地面坡度流入四周的排水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从台阶石料上打出的“沟眼”穿过。全部紫禁城的雨水最终都依次通过支线、干线排入内金水河。年来紫禁城岿然屹立,从未被水患所袭扰。
赣州古城
无独有偶,年6月江西赣州市区下了一场特大暴雨,其降水量高达毫米。让人意外的是,老城区各条街道居然没有发生明显的内涝现象,就连一辆泡在水中的汽车都没有看到。这要归功于多年前宋代建造的排水系统。这条赫赫有名的“福寿沟”是2条用砖砌成的排水通道,其横截面呈拱形结构,沟顶上分布着铜钱状的排水孔。设计者巧妙地利用了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从高向低的流向,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他们还根据水力学原理在排水口建造了12个类似于反水闸的水窗,以防止江水倒灌入城。此外,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和具备足够的冲力,设计者还采取改变断面、加大坡度等科学方法,让强大的水流带走泥沙排入江中。
巴黎
法国巴黎拥有一个庞大有效的地下排水道,保障城区不会出现涝灾。这条始建于19世纪中期后经扩展的下水道系统近千米,平均每50米就有一个下水口,整个系统有多个地下蓄水池。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不仅能确保城区顺畅排水,而且下水道里居然不见污秽横流、臭气熏天的景象。整个下水道里四壁整洁,地上没有一点垃圾,置身其中闻不到预想中的腐臭味。难怪乎,聪明的巴黎人利用下水道建成了博物馆,让人们参观游览了解巴黎密如蛛网、超过地铁总长的地下排水系统。
海绵城市的应运而生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而古城南京依傍长江,内有秦淮河和玄武湖两个天然的水系统。多年来也受到了水灾内涝的困扰,虽然明城墙在雨天排水的功能依然可以见到,但是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加深了内涝的隐患。今年起,南京开启了建造海绵城市的计划。
重建海绵修复生态
在短时间内,想仅仅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消除内涝是一个较难实现的目标,但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理念转变的体现,其实质是最大程度地恢复城市自然生态。
南京市政府在印发的《意见》中明确: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70%以上的雨水得到有效控制。据了解,现阶段南京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以内涝防治和面源污染削减为主,以雨水资源利用为辅。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是海绵建设勾勒的完整生态蓝图。建设海绵城市,不只是为防内涝,更是实现保护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和水安全目标的重要过程。
拒绝标配因地制宜
各个城市的自然环境不同,城建基础不同,因此在建设海绵城市时,也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建设周期、维护成本等因素。
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包括绿色屋顶、透水路面等,还包括地下管网、泵站、水环境治理和蓄滞空间的建设。南京的一个特点是地下水位高,这大大提高了地下工作的难度。在进行盲管铺设时,我们不能同其他地下水位低的城市一般相对随意,管道铺设高达不到预期的蓄水排涝功效,铺设过低管道浸泡在地下水中不仅加大净化难度,还会对管道本身造成破坏,提高维修成本。而这也只是南京建设海绵城市时,可能遇到的万千问题中的一个。
根据测算,南京主城年均可利用雨水资源量达1.47亿立方米,多集中在夏秋两季,这与北京的情况截然不同,那么也意味着两个城市之间所选用的海绵技术、生态混凝土材料等具有明显差异。选用最高层次、最高标准的新型技术、新型材料固然可以解决问题,但城市基础设施的标准并不是越高越好,高标准也意味着高成本,需要在资源节约、经济适用、安全有效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海绵”理念入脑入心
海绵城市有个学名,叫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这个系统的构建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海绵”理念真正“占领”人心,并在长远规划和建设中紧绷“这根弦”。
所谓低影响,是以生态为先,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坚持“海绵”理念,就需要避免一边耗财耗力改善排水,另一边却不断摧毁具有蓄水能力的自然水系,多管齐下,不能一蹴而就。
海绵城市的建设项目涉及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各环节,这甚至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着眼长远,打好攻坚战,就要让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中,每个人都要做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
桥下积水、井盖被冲走、水中带电、滑坡泥石流、房屋垮塌……每一种都危及生命,城市内涝,请做好应急!快来从下面的视频和图片中,学习城市内涝自救方法吧!雨天行车注意安全城市洪水具有突变性的特点,超标准的灾害仍然可能发生,所以,千万不能松懈,早部署,早防范,切实做好汛期安全工作。
儿童会患白癜风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zw/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