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路有多长,下关人的记忆就有长
第一次见到《热河》歌名的时候,心里一惊:哎呦不会吧。
点进去一听:“纪念碑旁有一家破旧的电影院,往北走五百米就是南京火车西站。”
顿时激动快要跳了起来:这民谣都唱到家门口了,歌词里提到的哪一处,不是我儿时蹦跶过的地方。
对于生长在下关的孩来说,热河路的概念就是家、是童年、是生活。
壹热河路加热河南路有多长,老下关人的记忆就有多长。
90年代的热河路,夏天茂盛的梧桐叶都能遮得住蓝天。南京老路的繁华程度,与路边法国梧桐的直径是正相关的,热河也当之无愧的称为了老下关最繁华的地段。
(扬子饭店)
宝善街的扬子饭店,一座属于欧洲的小城堡,宋庆龄曾入住过。
(南京西站)
还有南京最早的火车站——南京西站,是沪宁铁路的起点。
在大桥修好前,顺着津浦线南来北往的旅人,在浦口火车站停驻,等着火车拆成一节一节车厢,运过江,再上车接着前行。
于是江北的津浦路和大马路、江南岸的热河路,成为了南京城热闹非凡的地方。
贰这里,每天也不断上映着欢聚与别离,也上演着柴米油盐的生活。
在西站对面,有一条废气的铁轨,连着鲜鱼巷。
一年四季,乘坐最早从浦口过江的轮渡上,都是挑着大担小担的菜农们,为的是能够在菜场门口占个好位置。
揭开遮布,菜篮子尽是些时令的蔬菜。运气好的时候,还能买到大黄鳝、小龙虾。
那时候,卖鱼的小贩还不会强调“野生鱼=价格高”这一概念。
每次买鱼,都会对鱼摊师傅杀鱼时的手起刀落,看的津津有味。
““用劲按住鱼头,刀刃正向反向一刮,鱼鳞能掉了大半,接下来便是开膛破肚,鱼鳔、鱼子留在鱼肚里,鱼肠、鱼干再一条一条的给你拽出来,最后再往清水里一涮,整条鱼装袋,完毕。””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长大后在日料店里,看日本匠人制作三文鱼刺身的手艺,每每赢得满堂喝彩时,我都会想起鲜鱼巷那些干练的鱼摊师傅来。再后来鲜鱼巷集中整治,菜场也被取缔了。
叁童年还有一味吃的记忆就是旭阳桂花鸭店。
(旭阳桂花鸭店)
蘸卤子的烤鸭是最爱,买后座一定要搭个脖子啃,临走还不忘包上一二十个鸭油烧饼,满是芝麻的饼面,趁热吃的才叫香。
等旭阳搬去了建宁路后,嘴馋买过一次盐水鸭,不知是我味觉淡了还是卤鸭的手艺变了,20元一斤的盐水鸭实在太咸,吃了三块鸭脯肉就不想吃了。
肆上学路上的早餐馆子,不得不提的就是双鱼酒家。
一笼汤包加上一笼糯米烧麦,配上附赠的一碗蛋丝汤。这是早餐的标配。
当年小心翼翼的在汤包上开个小洞喝肉汁时,家人就在一旁守着,偶尔喝喝茶,偶尔也喝喝汤。
当一次吃两小笼包的个数,突破到四个时,这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后来变成六个,八个,再到现在,觉得太腻,吃不下八个……可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南京大排档的汤包一笼只有三个。
伍渡江纪念碑是热河路广播的标志,也是最早参观过的城市景点。
纪念碑旁有家破落的电影院,小时候校外活动的定点场所,每到过“六一”,肯定要去观看儿童电影。现在在电影院旧址附近的是下关文化馆。
从热河到城南,周末要坐上颠很久的双层路。有人说那是马娘娘的大鞋子,穿过山西路,繁华的新街口,似乎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到达夫子庙。
陆每一个热河路人,家里都会有一个从12中毕业的亲人;
关于热河南路,心里都有过困惑:为什么只有河南热,河北就不热吗?
每一个热河路人都知道,黄土山上那条弯弯曲曲的石板小路原来可以直接上城墙;
绣球公园后门的巷子里,还有家可以淘书的新华书店。
热闹停滞在了九零年代末,等到过江主要靠大桥,盐仓桥也到日日堵车的时候,坐轮渡过江的人就更少了。
年以前基本都保持着90年代及以前的模样,现在热河南路现在基本被拆得差不多。
大大的“征”字充斥着整条街道,偶尔会有小年轻慕名来拍照留念。
12中合并到了39中,西站早已停运,新华书店也拆了。
曾经的热河路是老下关的中心,
现在的下关已经跟鼓楼合并。
或许正像李志唱的:“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总有人在天黑时伤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来源:南京生活研究小组,已获授权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致闺蜜:你仍是我们心中那个不变的怪女孩精彩推荐:
南京最美的这20家店,彻底让南京的颜值爆表了!
一个在南京读大学的姑娘的吃喝玩乐小攻略,神总结!
涨姿势!南京33个稀奇古怪冷知识,全知道你就神了~
新晋男神:王毅!这两天被帅气的外交部长圈粉了
南京周边有个"神仙居住的地方",美极了!
南京年下半年十大不可错过的演唱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ys/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