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济南的九大难解之迷

01源头活水何处来   为了破解这一自然之谜,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进行着不断探索。有一种说法是,济南的泉水来源于河南的王屋山。持这种说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科学家沈括,他在《梦溪笔谈》中认为: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于地下,到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但宋代曾巩却与他看法相左,他认为:泉水来源于济南南部山区。据今地质工作者考察研究表明,曾巩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济南南部山区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可以吸收地表的降水和径流,通过岩层间的缝隙、暗河和溶洞流向市区。而市区北面主要由火成岩构成。火成岩是隔水的,水流由于重力作用受到挤压,终于在静压力最弱的地方出露成为一眼眼泉水。02谁封趵突“第一泉”?   趵突泉素有“第一泉”之称。那么,这“第一泉”到底是谁人所封呢?有些人认为是乾隆皇帝,但这一说很难找到历史记载。乾隆《再题趵突泉》诗曾云:“拈咏名泉亦已多,氿兹实可称观止。”乾隆对趵突泉的评价很高:我一生见过、咏过的名泉可谓多矣,但看过后觉得还是趵突泉是最好的。然而,“第一泉”这一定型称谓却不是出自乾隆笔下。其实,趵突泉是“第一泉”的说法,可以追溯到明代初年。时任山东按察司佥事、著名诗人晏璧在《七十二泉诗?趵突泉》中第一次提到了“第一泉”:“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堪称第一泉。”此后,把趵突泉称为“第一泉”的诗文碑刻渐渐多了起来,以至后来又有了“天下第一泉”的说法。03“泉城”历史有多久?   济南自古以泉水丰盛誉称天下,这毫无疑问。但是,“泉城”这一湿漉漉、水灵灵的美称却只有80多年历史。年代,民国时人倪锡英写了一套“都市地理小丛书”,其中一本《济南》开篇第一章的标题首次将济南称为“泉之城”。他在书中写道:“整个的济南城,是被包围在泉水的潜流中,这泉水,浸润着所有济南全城的大街小巷,使济南蒙着一重水色的纱,在古逸中显着清秀的意味。如果我们以东西来象征这个城市,那末济南该称为‘泉之城’。因为泉水好像是济南的命脉,它使济南的景色美丽,使济南的生活柔和。”自此,“泉城”一词流传开来。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来济南时曾使用“泉城”一语,后来济南的一些地产品如卷烟、肥皂等以及一些店铺多用“泉城”作为商标或店名。年11月,政府将西门月城街、西门大街、院西大街以及南北向的七忠祠街、福德巷5条街巷合并,以济南雅称泉城命名为“泉城路”。后又将院东大街、府西大街、府东大街以及南北向的金牛丝巷、郑家胡同、北斗巷6条街巷合并到泉城路。所以说,今日泉城路其实是由11条街巷合并而成。年又将泉城路西段的安乐街、狮子口街改建为轻工产品展销大楼(时称时装大楼)。04明湖缘何蛙不鸣?   济南有句土话歇后语:“大明湖的蛤蟆——干鼓肚”。是说这里的青蛙只会“干鼓肚”却叫不出声来,形容一个人干生闷气的样子。其实,古人早就发现大明湖有四怪:“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那么,大明湖的青蛙为什么不会叫呢?有这样几个传说:一是年,清军攻陷济南府后,烧杀抢掠,城中积尸达13万。大明湖附近的几条街尤为惨烈,以至于吓得湖里的蛤蟆也不敢叫了;再一个传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济南,住在大明湖边。晚上,大明湖里水蛇游动,蛙声聒噪,乾隆甚是生气,下旨:蛇回洞,蛙不准再叫。于是,大明湖中便“蛇不见,蛙不鸣”了。传说当然不足为信,那么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大明湖水由泉水汇聚而成,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能是某些矿物质会影响青蛙的声带,使其无法鸣叫;也有人认为,青蛙喜欢在浅水中鸣叫,大明湖水太深,不适合青蛙鸣叫。还有一种解释是大明湖水是泉水,水温较低,不利于青蛙发情,所以青蛙不叫。看来,这个自然之谜确实令人费解。05济南几多水胡同?   胡同以水命名,可见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亦可见人们对养育自己的这方水土的深厚感情。济南水胡同现在指的是高都司巷以北、启明街以东的一条东西向的小街。从前,启明街一带有处泉水叫华家井,泉呈井型,位于启明街41号以东路北,属珍珠泉群,在20世纪60年代填埋,之后,在这一带建了学校。据说,华家井水量大、水质好,是附近居民的汲水处。居民从华家井汲水后,通过“水胡同”运至家中。也就是说,这条胡同是居民汲水的必经之路,所以被命名为“水胡同”。其实,济南曾以“水胡同”命名的街道远不止一条。从百年以前的老地图上可以看到,就在如今水胡同的东北方不远处,还有一南北向的“水胡同”。此外,在趵突泉北至德院西、五龙潭玉皇宫后街北、南关大街西前帝馆东、曲水亭西起凤桥北、西更道西金菊巷东头路北、老东门外鹅鸭坊街附近也有“水胡同”。更有史料证实,现在的濂泉胡同当年也称“水胡同”、平泉胡同也曾叫“水胡同”;黑虎泉上半边街对着五圣巷的向北小街,因连通琵琶泉、豆芽泉,为人们打水、洗衣所行之路,名字也叫“水胡同”。一句话,只要是附近居民汲水的必经之路,差不多都可叫“水胡同”。06谁是济南第二泉   趵突泉是“第一泉”,那么,哪处泉水是“第二泉”呢?由于划分的标准不一样,有的是按水势、水态划分,有的是按水质划分,所以自古以来,答案也不尽相同。   一说是金线泉。金线泉在清末曾被列为济南“四大名泉”(《老残游记》),排在趵突泉之后,黑虎泉、珍珠泉之前。更早时,金代元好问则把它列为济南“三大名泉”第二:“凡济南名泉七十有二,爆流(今趵突泉)为上,金线次之,珍珠又次之。若玉环、金虎、黑虎、柳絮、皇华、无忧、洗钵及水晶潭,非不佳,然亦不能与三泉侔(音mōu,相等、等同)矣。”   二说是珍珠泉。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如命,又雅好评水鉴泉。他认为密度越轻的水质越佳。他在出巡时还命人带上一个特制的银斗,用来称量各地泉水的轻重。经过反复比较,北京玉泉密度最轻,被他赐封为“天下第一泉”,他写的《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中,将“济南珍珠泉”列为仅次于玉泉之后:“济南之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比玉泉水仅重二厘,远远优于扬子江金山泉以及惠山、虎跑、虎丘诸泉。07“二分明月在哪里”?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是说普天下总共只有三分月色,倒有二分被扬州占去。独占二分明月,能不叫世人羡煞。且慢!其实,济南大明湖自古也有“二分明月”之誉。清人方?师在《蕉轩续录》卷一“二分明月”条记载,早在元代,大明湖就曾有过“二分明月”的美称。方?师这样写道:“徐凝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元萨雁门《寄李溉之》诗云:‘天下三分秋月色,二分多在水心亭。’溉之名?,济南人,所居在大明湖上,雍土水中而为亭,可以周览其胜,名之曰‘天心水面’。然则济南亦有‘二分明月’之典矣。”08经纬因何正反向?   济南以经纬路命名,就始自商埠开立。年,开始修建商埠北面第一条大马路(从馆驿街西口至现纬五路处),俗称“一大马路”。后来该路逐渐向西延伸。《济南商埠全界图》第一次将一大马路称为“经一路”。《济南指南?商埠大概》载:济南商埠道路“以东西为经,南北为纬。已修之经路有三,经自北而辟于南也;已分之纬路有八,自东而条数及西也。”济南的经纬路与地理经纬线方向恰恰相反,这引起好多外地人的不解。其实,济南经纬路的命名是根据我国周代都城的方格网城市布局的形制而设计的,所谓:“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见《考工记》)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建筑师营建(规划)都城时,城市平面边长九里,城门大小三个门(设立两个侧门)。城内街道划分成九纵九横。纵向街道宽度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另外一种说法是:济南经纬路的命名,还源于织物经纬线,织物的经纬线是指纵线和横线,纵(经)线长而横(纬)线短,济南商埠的马路正是东西长而南北短。这种布局,从规划学角度而言,可以避免道路斜交呈锐角和交叉点过多的现象,对于建筑的朝向和安排以及地块的出租,比较容易处理。09“齐烟九点”哪些山?   “齐烟九点”是指在千佛山上看到的济南北部拥抱城区的十七八座小山,这些小山均错落其间地矗立在济南北部。“九”这个数词,在古代既是实指数,也是泛指数,就像“七十二”一样。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齐烟九点”指的就是匡山、粟山、(北)马鞍山、药山、标山、凤凰山、鹊山、华山和卧牛山共九座山头,顺序是从西到东依次排列。即使是实指九座山头,各时期人们所指也不同,如清朝郝植恭在《游匡山记》中就与他人所述不同:“自鹊、华而外,如历山、鲍山、崛山、粟山、药山、标山、匡山之属,蜿蜒起伏,如儿孙环列,所谓‘齐州九点烟’也”。这些山头,或绿秀峻拔,或碧如屏风,或巍然盘陀,或岚烟缭绕。青翠的山峰,山势各异,云雾润蒸,缥缥缈缈,如清水芙蓉、如凤凰展翅、如鸟雀飞翔、如青牛伏卧……像是九点齐烟一般,很是形象,甚有诗意。

来源:济南市旅游局、艾特山东

本期编辑:孟庆伟

打赏小编的最好方式—









































怎么样才能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临床科研与诊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ys/64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