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畫傳9799回警衛林彪房前的哨
毛澤東命令,立即進軍平津
中央軍委計劃年上半年發動平津戰役。年10月31日,中央軍委電示東北野戰軍,休整一個月左右,12月上旬或中旬開赴平津地區。
10月上旬,蔣介石命令傅作義援助錦州。傅作義讓侯鏡如率蔣系一部出兵葫蘆島,另調集三個軍偷襲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這一著很厲害,西柏坡周圍沒有我軍的部隊。中央軍委在急調華北部隊的同時,10月29日,連發兩封電報[1]給林彪,商調錦州附近的11縱。
傅作義準備偷襲石家莊,把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林彪嚇了一跳。黨中央必須保衛,不能出任何問題。雖然遼沈戰役還沒有結束,但林羅劉認為只是調11縱入關,恐怕兵力不夠,反正錦西、葫蘆島已經沒有敵人,4縱、11縱也都休整幾天了,可以一起拉上去。羅榮桓、劉亞樓說,4縱、11縱都走了,是不是乾脆把錦西的三個獨立師和一個騎兵師也調上去,仍歸第二兵團司令員程子華、參謀長黃志勇率領,也便於統一指揮。林彪說行,就這樣定了[2]。
傅作義偷襲石家莊未果,蔣介石讓他南撤華東,傅作義怕被蔣系吞併,提出暫守平津,實在不行就西退綏遠,同時還在秘密與共產黨談和。
毛澤東關於華北的作戰方針是先取歸綏,年12月15日以前攻克太原,第三個戰役才輪到平津。很快發現不行,如果圍住傅作義的老家歸綏,傅作義可能西撤去救,這對下一步作戰極為不利。一定要把傅作義留在平津!所以中央軍委立即決定歸綏撤圍,同時提前攻打太原。
林彪認為:歸綏撤圍並不是安撫傅作義的關鍵,而繼續打太原,卻可能嚇跑傅作義這只驚弓之“鳥”。
11月15日13點,林羅劉建議暫停攻打太原,太原是“死城”,隨時可以拿下。同時建議華北主力迅速包圍保定或張家口,圍而不攻,拖住傅作義集團[3]。
這封電報引起毛澤東的重視,決定停止打太原。
11月16日,軍委徵求東北野戰軍能否在11月25日左右入關,包圍天津、塘沽、唐山,在包圍狀態下休整,阻敵南撤[4]。
11月17日,程子華、黃志勇向林羅劉建議:東北傷亡小的縱隊提早入關[5]。林羅劉譚回電:部隊需要休整補充,提早入關很困難。確實,東北野戰軍連續作戰50多天,非常疲勞,各級指揮員都訴苦,要求延長休整。除了補充新兵、換裝等,東北兵普遍不願意離開家鄉,動員教育都需要時間,請軍委慎重決策入關[6]。
11月17日,周恩來起草中央軍委致林羅劉電,在闡述提前入關的必要性後,請他們考慮提前於本月25日進關,或按原計劃休整到12月半兩個方案[7]。林彪說等換了裝後馬上進關。毛澤東說你們現在進關,雖然還沒有換裝,但你們呆在東北,同樣沒有冬裝可換。而關裏比東北還暖和一些,與其在東北等冬裝,還不如把部隊開到關裏來等。要你們現在進關,並不是要你們馬上打大仗,而是乘傅作義部隊分散在山海關、張家口一字長蛇陣的態勢,乘其不備,先把敵軍逐個分割包圍起來,等部隊休整完畢再視情況逐個加以殲滅。否則傅作義部隊發現東北大軍入關,怕遭圍殲,勢必西撤綏遠或索性把部隊集中在天津、塘沽地區,視情況由海上逃跑,這對於整個戰局的發展十分不利[8]。
11月18日,不再商量了,毛澤東命令林羅劉:立即令各縱以一二天時間完成出發準備,於21日或22日全軍或至少八個縱隊取捷徑以最快速度行進,不走山海關,走熱河,出冀東,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敵人[9]。
[1]《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41-42頁。
[2]譚雲鶴《我的回憶·遼瀋、平津戰役中的林彪》,香港文化中國出版社年4月版,76頁。
[3]《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60-61頁。
[4]《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62-63頁。
[5]《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64頁。
[6]《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65頁。
[7]《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67-69頁。
[8]譚雲鶴《我的回憶·遼瀋、平津戰役中的林彪》,香港文化中國出版社年4月版,75頁。
[9]譚雲鶴《我的回憶·遼瀋、平津戰役中的林彪》,香港文化中國出版社年4月版,71頁。
東北野戰軍突然出現在平津地區
這時東北野戰軍政治工作會議正在瀋陽召開,會議內容是佈置整訓。接到軍委電報,馬上改成緊急動員,提前一個月入關,羅榮桓作動員報告。
會後林彪、羅榮桓到1縱對營以上幹部作了動員。
羅榮桓主持起草了動員提綱:東北敵軍近50萬在短期內內全軍覆沒,引起全國、全世界大震動。蔣介石在廖耀湘兵團被殲滅後,在北平吐血,回南京後又吐血,國民黨內部已成極度恐慌與混亂。我軍決定乘敵動搖崩潰之良機,迅速大舉入關,抓住敵人圍殲,配合全國各地友軍迅速打垮蔣介石,斬草除根,使敵人不能死灰復燃。……
11月20日,林羅劉致電軍委:目前因行動在即,暫不補充俘虜與新兵,暫不調整武器,有兩個傷亡最大的師,暫留下不出發。在瀋陽開會的各縱、師參謀長、政治部主任,今晨已開始離瀋(陽),遠者需明日才能回到部隊,如22日出發,則實在太倉促,全軍皆無法進行起碼的政治動員,因此出發時間可否改在23日[1]。中央軍委同意,並令新華社多發表東北野戰軍在瀋陽等地慶祝的消息,以麻痹傅作義[2]。
自年11月23日起,東北野戰軍1、2、3、5、6、7、8、9、10、12縱,加上特種兵(炮兵、坦克兵)和鐵道縱隊共80萬,民工15萬。近百萬大軍兵分三路,經冷口、喜峰口、山海關,長驅公里,夜行曉宿,突然出現在平津地區。
11月26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致林羅劉的平津戰役作戰計劃大要:你們主力的第一個作戰應不是唐山而是平津線的廊坊等地,準備殲滅北平方面可能增援之敵。切斷平津聯繫的同時,包圍唐山,使其跑不掉。第二個作戰任務還不是打唐山,而是殲滅天津、唐山間的敵三個師,假如這些敵人沒有逃跑的話。然後才是解放唐山,奪取天津,殲滅北平周圍之敵,奪取北平。待你們到冀東後,依據當前情況決定,交我們作最後批准[3]。
11月27日,中央軍委決定:平津戰役由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譚政指揮。11月30日,林彪乘火車從瀋陽出發,到錦州後改乘三號吉普車,經義縣、朝陽、建平、平泉、寬城、從喜峰口入關。剛過朝陽,林彪車的輪胎壞了,司機換輪胎,林彪好奇地下車看,讚歎這真是一個好辦法,他不知道所有的車都有備用胎,可見他從來不注意生活細節。
12月5日,林彪車隊到達遵化。
12月6日,林彪致電毛澤東:每日每夜均有敵機偵察轟炸,已無秘密可言。昨已令我最後三個縱隊經山海關入關。
12月7日,林彪一行到達薊縣以南里的孟家樓,這裏距北平、天津、唐山各里[4]。每到一處,林彪要求的第一件事先掛地圖,標出敵我位置,再找把椅子,他進屋子首先看地圖,再等電臺架好收發電報。
12月底,林彪從薊縣孟家樓前進到通縣以東的宋莊。這裏離北平已經很近了,門前的公路上每天都能看到從北平城內逃出的人流。在通縣宋莊,林彪住在大地主家,地主已經逃走了。院子很大,分大院小院,兩院相通,又各有院門。三間上房給林彪,林彪住在西頭一間,照例在炕上放一張行軍床。林彪不喜歡睡熱炕,而是把行軍床支到炕上睡覺。東頭是作戰室,兩面牆上掛著地圖。
第一天晚上,警衛在林彪房前的哨兵被槍殺。秘書譚雲鶴與林彪住在一個院子,聽到槍聲,他馬上摸黑到林彪臥室。譚雲鶴上前一摸,行軍床上沒人,頓時大驚,又往炕上摸,還沒有。這時聽見林彪小聲說,是譚秘書嗎?林彪身經百戰,聽見槍聲立即下床隱蔽到炕角。這是死角,窗外射擊不到,不會有多大危險。譚雲鶴說,,你千萬不要動,暫時在這裏堅持一下,也不要出聲,等我出去看一下再說。十幾個警衛戰士,打開院門沖出去,看見崗哨被打死了,搜了一、二百米,沒找到任何人。林彪從不出門,但大門外有兩道崗,敵人會知道是大官。這以後小院後門又加了一道崗[5]。
林彪說:看來敵人千方百計地阻止我們入關,我們還必須加快步伐。
[1]《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74頁。
[2]《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75頁。
[3]《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85-86頁。
[4]《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頁。
[5]譚雲鶴《我的回憶·遼瀋、平津戰役中的林彪》,香港文化中國出版社年4月版,90頁。
中央軍委認為,平津的事變將像瀋陽那樣迅速發展
年11月29日,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部隊向張家口週邊的國民黨守軍進攻,至12月1日切斷了傅作義西逃之路。接著東北野戰軍又封閉了傅作義的南逃道路,傅作義這只“鳥”終於被關進了平津這個“大籠子”。
12月8日12點,4縱迅速插到康莊、懷來、八達嶺一線並包圍康莊敵人。
12月10日,康莊敵人被消滅後,接應敵35軍的敵軍和16軍一部乘汽車逃跑,企圖經沿河城、雁翅逃回北平,4縱沒顧上打掃戰場,立即抄近道投入追擊,堵住敵人,總共殲滅1.09萬敵人。此戰切斷了平張線,為全殲被包圍在新保安的傅作義嫡系35軍創造了條件,受到中央軍委的表揚。
11縱進佔南口、昌平,消滅石景山北面山上的敵青年軍余人,保護了石景山鋼鐵廠和電廠,中央軍委通令全軍嘉獎。
12月11日,中央軍委就平津戰役作戰方針致電林羅劉[1]:我們真正的目的不是首先包圍北平,而是首先包圍天津、塘沽、芒台、唐山諸點。惟一或主要的是怕敵人從海上逃跑,因此目前兩星期內一般應採取圍而不打或隔而不圍的辦法。此種計劃出敵意外,在你們最後完成部署以前,敵人是很難覺察出來的。現在敵人估計你們要打北平,爭取在10月25日以前完成部署。應鼓勵部隊在此兩星期內不惜疲勞,不怕減員,不怕受凍受饑,在完成部署以後,再行休整,然後從容攻擊。攻擊次序大約是:第一塘蘆區,第二新保安,第三唐山區,第四天津、張家口兩區,最後是北平。
中央軍委決定[2]:攻擊(北)平、(天)津、張(家口)、唐(山)諸敵的戰役已經開始,這是一個巨大的戰役。不但兩區野戰軍應歸林羅劉譚統一指揮,冀中7縱及地方兵團,亦應統一指揮。望華北軍區即令7縱及冀中軍區與林羅劉接通電臺聯繫,接受任務。
12月13日,中央軍委認為,平津的事變將像瀋陽那樣迅速發展。
12月14日,東北野戰軍3、4、5、6、10、11縱及華北7縱先後佔領南口、海澱、豐台、黃村、通縣、廊坊等地,完成對北平的包圍。東北野戰軍9縱佔領漢沽,向北塘、塘沽前進。
12月17日,東北野戰軍3縱攻佔南苑機場,11縱攻佔石景山。
平津戰役第二階段是攻擊階段。按毛澤東的設想是先打兩頭後取中間,即北打新保安,南打塘沽,最後奪取北平。12月21日,華北楊(得志)羅(瑞卿)耿(飈)兵團3個縱隊6萬人向新保安發起攻擊,次日全殲傅作義嫡系35軍,解放新保安,隨後解放張家口。
[1]《毛澤東選集》合訂本,人民出版社年版,-頁。
[2]《平津戰役》解放軍出版社年10月版,頁。
未完待续,明日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北京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ys/4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