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化下乡不是给我们看的

“有些‘文化下乡’不是给我们看的”

襄樊市农民文化需求调查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以农村税费改革及其配套改革为标志的农村新一轮改革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那末,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又产生了哪些变化呢?近日,我们组成调查组,深入到湖北省襄樊市辖区的4个县(市)区,通过座谈、问卷调查、个别访问、实地考察,粗浅分析研究了当前农民文化需求的状态。

总体上看,农民文化需求出现六大特点:

从需求的对象上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文化需求旺盛,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则较弱。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多,农民对文化需求的热忱也日渐高涨。不同的农民群体对文化需求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20至4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对文化需求比较强烈,40岁以上的农民需求较弱;男子比妇女对文化需求更多更高一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文化需求比较强烈,小学水平以下的文盲和半文盲农民对文化需求相对单一和满足;农村党员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和干部与一般农民相比,文化需求更强烈;人均年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农民比人均1500元以下的文化需求更加强烈。

从需求的文化形式上看,电视是农民业余时间文化活动最主要的情势,看电影已成为农民参与较少的文化活动情势。在“你最爱好的业余文化活动”的问卷中,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95%,只有5%的农民选择了“看电影”。调查表明,农民很少看或“不太爱看”电影的缘由,1是现在很少有电影下乡,2是有些农民认为“有电视看就不需要看电影了”。同时,农村放映的电影质量差、片子旧、观看效果不好也是影响农民对电影需要的重要缘由。

从需求的文化内容上看,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农业科技类文化,最少有人“光顾”的是中外文学类名著。在访问座谈中,无论是乡村干部、文化干部,还是农民,他们对“农民最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的问题,都不谋而合地回答是“农业科技”。问卷中,92%的农民选择了最喜欢和最需要的文化内容是“农业科技文化”。通过查阅农民的借书登记发现,常常有人借阅有关神怪奇谈、暴力言情的短篇故事类书和光碟,而很少有人借阅中长篇小说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

从需求的供给渠道上看,农民最喜欢本地文化活动,对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不尽满意。调查表明,目前农民文化的供给渠道主要有3种:政府组织的“3下乡”活动、社会组织展开的公益性活动(包括一些企业的营销宣扬伴随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己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在问卷中,57%的农民认为自己的文化消费主要来源是村里婚丧嫁娶时的小型演出活动和节庆时农民自己展开的舞龙舞狮活动。对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88%的农民表示了“不满意”。分析缘由,不是农民不喜欢“文化下乡”活动,而是由于这类活动主要集中在集镇上,表演时间不能适应农时,表演内容有时不合农民口味,表演时接待费用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较高等,因此觉得那不是给农民看的。

从需求的文化层次上看,通俗文化最受农民欢迎,高雅文化或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农民则不喜欢。在影视作品上,农民不喜欢都市言情剧,更喜欢反应家长里短方面的家庭伦理剧;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也很受农民热捧,而像音乐会、舞蹈比赛、时装表演等电视节目,农民“1看见就换频道”。

从需求的趋势上看,农民创办文化、参与文化活动的热忱很高,被动的文化消费愈来愈少。现在农村活跃的秧歌舞、大众集体健身舞,不但最受农民欢迎,而且农民还特别热忱地参与。老河口市神仙渡镇一个做煤生意的“煤婆”,在镇上组织了一个20人的秧歌队,活动刚展开,便吸引了周围十里八村的农民来参加,他们中最远的离镇上有10多里路。现在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的秧歌队终年稳定在200人左右,活动足迹遍及鄂西北。这反应农民主动参与文化活动已成为一种风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ys/3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