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承德的医疗格局会有大变化
日前,河北省卫计委发布了《河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年)》,规划中确定了未来五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蓝图。
(一)关于全省卫生资源发展指标的设置我省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为6.0张。这一指标与数学模型预测基本相符,既有助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又与卫生费用增长承受度相适应。该目标可以实现,发展规模相对适宜。结合近年来我省卫生人员变动趋势,针对目前我省医护比值处于(1:0.77)的倒置现状,本着增加注册护士数量,纠正医护比不协调的原则,将河北年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定为2.5人、注册护士数定为3.14人,医护比达到1:1.25;每千人口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达到3.5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达到0.83人,每万人口全科以上数量力争达到2-3人。另外,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床位与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医院床护比不得低于1:0.6。医院床位利用率达到90%、平均住院日低于9.0天的床位利用要求。
(二)关于全省每千人口床位指标的设置针对我省卫生资源总量少、结构不合理等特点,本着“增加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调整和配置全省卫生资源标准。到年使床位规模和卫生人员数量等主要指标要达到国家纲要规定的目标;卫生资源配置要向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倾斜,控制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超过相应医院的床位和人员规模,适当减少单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医院床位规模;医院,尤其是老年护理、康复、医院;鼓励引导社会办医;医院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医疗服务水平。规划规定到医院床位达到4.8张,医院达到1.8张、医院达到0.9张、医院达到0.45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2张,并为社会办医预留1.5张;医院平均住院日不超过9.0天。
(三)关于各市卫生资源发展指标的设置综合各市面积、人口、卫生资源、经济水平、交通等实际情况,将全省11个地市卫生资源分为三类。在床位规模总体增加的前提下,考虑各地资源差异,在现有基础上,按照适度发展、平稳发展、控制发展等策略对全省各市区别制定出各市床位配置标准。对于省内外医疗辐射作用较强的一类地区中的石家庄,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强的二类地区中的邯郸、保定,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偏少的三类地区中的邢台、衡水给予较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床位资源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类地区中的唐山、二类地区中的秦皇岛,则给予相对较小的发展空间;其他地区发展空间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同时,综合考虑环京津地区患者外流的因素和京津冀医疗卫生服务协同发展的需要,在医疗卫生机构总体床位规模配置时,适当增加环京津地区资源发展空间。依据我省各市床位配置标准和有关人员配置的指标要求,相应制定出各市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配置标准。
(四)关于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根据统筹规划、提升能级、辐射带动的原则,设置不同层级的区域医疗中心。将全省划分为中心区域(省会石家庄)、环京区域(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南部区域(邢台、邯郸)、东部区域(沧州、衡水)和东北区域(秦皇岛、唐山)等五个区域,相应提出分层设置省级、市县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要求。其中,医院,建设以内分泌和康复医学为主的全省医疗中心,依托医院,建设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为主的全省医疗中心,依托医院建设全省骨科医疗中心,依托医院建设全省肿瘤医疗中心,依托医院建设全省口腔专科医疗中心,医院建设全省儿童疾病医疗中心,依托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全省精神疾病医疗中心,医院建立全省中医医疗中心。以上中心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其他区域各设置1所省级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服务范围覆盖所辖区域。同时对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和重点县(市)级综合医疗中心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五)关于卫生人才配备和人才培养明确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备标准;提出到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我省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又是鼓励社会办医,又是设置区域医疗中心,目测承德以后的医疗格局会有大变化!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位招商中……↑↑
北京市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ys/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