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将至一年里最宜补的15天记得这3冬

冬季最后的一个节气:大寒也将在不久到来,届时冬季的凌冽将彻底展现。

大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冰天雪地的景况。农谚所谓的“三九四九,冻破缸臼”,正是对它的形容。在南方,这时至翌年惊蛰之前往往是最寒冷的时候,主要原因是伴有较多降雨,因而有凄风冷雨的感觉。

同小寒相近,这个节气也易患哮喘、感冒、支气管炎、冻伤等病症,人体应在日常起居及饮食上多注意这些方面的防护。

大寒三候忌宜详解

一候 鸡乳

1月20日~1月24日

母鸡可以孵养小鸡了。

二候 糜鹊始巢

1月25日~1月29日

鹰隼之类的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

三候 水泽腹坚

1月30日~2月3日

立冬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时至大寒,水域中上下皆凝,冰一直冻到水中央,又结实又厚。

大寒习俗

大寒一过,新一年的节气就又轮回来了。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

所谓“大寒迎年”,民间有“食糯”、“喝粥”的习俗。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喝粥、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大寒过后吃“3冬”!

大寒过后,天气更加寒冷,人体的血管遇冷收缩后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此时人们的饮食也偏于高热量、高脂肪,容易导致血糖和血脂偏高。这时,千万别忘了冬日的看家“三冬”。

冬瓜的膳食纤维很多,可帮助降低血糖,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降血脂。冬瓜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也是不错的食疗佳品。

冬枣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能补血润燥,不但提神,还能清热、下气、补肺益胃。甘蔗含有大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含量特别多,素有“补血果”的美称。

大寒养生需“3补”

大寒首先补:调补肾脏

通常大寒一至,关于此时补哪里,《孙真人》就曾记述过这样一段话:“是月土旺,水气不行,宜助脾气滋长,以调补肾脏,勿冒风雪,勿泄津液及汗。”所以大寒我们需要调理的两个地方就是脾和肾,因此下面分享两个补益其中的“小动作”

拉伸补脾法:《灵剑子》导引有云:“以两手耸上,极力三五遍,去脾脏滞气不安。”做拉伸补脾法时,得先用两只手极力往上顶,顶的同时胸腰一定要多多发力,这样一套拉伸下来脾中滞气多会被“疏散”而去,做此法时,以三五遍为好,做多了反而容易伤到肌肉。

呼吸理肾法:因为肾乃人体元阳的发源地,而一旦肾阳耗伤是很难补的,冬藏季节最好节欲保精,耐心等春天。所以大寒这一段时间最好克制欲望,以使阳气得以休养,而如果要想养藏,那么就必须先养肾固精,日常生活中除了睡午觉可以保养精力外,这多练“吹”字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动作要诀:静心沉着,要求此时无欲无求。然后以鼻先做深呼吸,再用嘴巴呼气时,念动一个“吹”字,这个吹要吐的冗长且稳定,要求是尽量让气呼尽为止。

大寒第二补:养好脾胃和气血

养生专家带来一碗益气养血栗子粥、一碗栗香八宝饭。

1、益气养血栗子粥

栗子熬成粥,既能补肾健脾,又能益气养血,尤其适合阳气不足的人食用。

食材:粳米克栗子克桂圆肉15克大枣10粒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放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栗子去外壳,冷水浸泡3小时,大枣掰开去核。

2、粳米、栗子用0ml的水,旺火烧制沸腾。

3、煮制45分钟后,加入桂圆、大枣煮10分钟,浓稠即可。

功效:桂圆肉补气养血,大枣补血,适合秋冬脾胃虚弱、肾气不足、血虚,腰膝酸软、睡眠不踏实的人群。

2、八珍糕

说起这“八珍糕”,它的历史可谓非常久远,最远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医学家陈实功。虽然陈实功主攻外科,但其一直秉持的观点是“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即更加重视内疗。

相对于用药物调养,他其实更加注重食补,其中《外科正宗》便记录了由他所发明养的“八珍糕”。这“八珍糕”主要的八种食材是茯苓、建莲、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并辅以米粉、白糖、麻油精制而成,因有佐材八味,所以这八珍糕也叫“八仙糕”。

而到了清朝乾隆四十年时,太医院将陈氏“八珍糕”改良,把其中的山楂改为人参,麦芽改为莲子,人参和莲子具有补气固肾的功效。御医们评论“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经过了这次改良,新式八珍糕很快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认可,以至于今后数十年这八珍糕都没有间断过。据记载,每年夏秋季节,乾隆到承德避暑山庄处理政务,早晚膳毕在上茶时都会吃四到六块“八珍糕”。

今天承德特产仍有“八珍糕”这味小吃。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为了不超过祖父康熙而禅让给儿子嘉庆,自己又掌控朝政三年到八十九岁才去世,是中国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最长、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大一统王朝皇帝,之所以能有这两个“之最”,与其长期食用“八珍糕”当然是分不开的。

?下面就把这个糕点的制作方法分享出来,趁着冬天,好好养养咱的脾胃。

食材:党参5g,茯苓50g,薏仁50g,莲子50g,淮山药50g,白扁豆50g,芡实50g,粳米粉g,糯米粉g。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打磨成粉末,加入白糖、粳米粉、糯米粉,用手把所有的食材拌匀(白糖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添加)。

倒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搅拌,用手揉成团后,再继续揉面,把面团揉至没有干粉的状态,之后可以用模具印出喜欢的花型。

放入蒸锅内蒸15到25分钟。时间看糕点的大小,大的就久点,短点,自己把控。蒸熟后这个糕点冷热皆宜,软软糯糯的也不粘牙,但里面含有薏米,孕妇不宜食用。

现在人们生活普遍忙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在为生计奔波,每天花费太多时间去调制养胃的食谱也不太现实,这时可以每天吃上现成的两块八珍糕,养养脾胃。

咱们这款八珍糕,正是在这个古代的经典配方上加以调整,更适合咱们现代人吃,而且没有蔗糖,实打实的原始谷物滋味,像是不能吃甜食的朋友们,也可以放心食用。

配料有鸡内金、砂仁、麦芽、山药、茯苓、薏米、莲子和山楂,再配以鸡蛋和小麦粉,烘焙出的糕点软糯可口,有着浓浓的麦香和蛋香,加上这些果实天然的清香,吃着吃着便食欲大开。

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主要起到清理的作用;

砂仁辛香温散,善于化中焦湿浊,有温理脾胃中多余滞气的作用;

麦芽行气健脾,擅化淀粉性的食物;

薏米利水去浊,性味往下走;

茯苓祛寒湿,性味往上走,与薏米搭配,一升一降,体内的气就顺畅了。

莲子醒脾,唤醒脾生机;

山楂和胃;山药在健脾的同时宣发肺气。同时还能收涩住这些食物的性味,不至于吃进去就流散出来。

这款八珍糕,有通有补,有升有降,又很平和。但凡有都会被另一味的温热之性化解掉,使整体达到平衡的状态,补而不腻。里面我们用了麦芽糖醇,不能吃糖的人也能吃。

这款糕点,饭前饭后都能吃,每天来上一两块,身边的朋友都是当作下午茶的小点心来吃,又美味又营养,无糖低脂,还不会给身体增加负担。

以下是八珍糕的适用人群:

1、八珍糕调养脾胃的经典名方,许多专家推崇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和四宝粥等,都是由八珍糕延伸而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2、山药、薏米、芡实在《神农本草经》中都被尊为上品,经常食用有益智安神、延缓老迈的保健作用。

3、淮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所以很适合用八珍糕调补。

4、都非常适用。多吃八珍糕可以培补体内血气,而只要人体的血气充足,那么才会有抵御外邪的坚实基础。

大寒第三补:暖身卧睡,腹身暖补

大寒时节,南北两端虽然各自温度“极点”都各不相同,但是低温严寒确确实实是大体存在的,而严寒最易侵袭的,除了我们的关节外,还有我们的肚子,尤其是肚脐这个点,是最容易被寒邪所侵的。

俗话说:“肚子软绵绵,百病懒得缠”。但我们现代人的肚子摸上去却越来越硬,还冰凉,这都是因为浊气、浊水等内生之物,占据了腹部。

而我们平时吵架、生闷气、吃寒凉,都会产生浊气浊水,这种浊气停而不走,不光阻碍气血正常运行,还容易打压元气,伤及根本,郁结成块;而浊水大多为湿浊,若不尽早排出,循经上头,可至头晕头痛,滞塞毛孔则生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泻,遗患无穷。

所以这边建议大家用南怀瑾大师的“温脐法”来调养,做这个温脐法,得先拿一个纱布,然后往里面塞一枚去了核的龙眼肉,接着再倒入几枚红花椒,再配上艾绒一同捣碎,当把纱布里的原料捣成泥时,就可以在晚上将睡的档口从纱布内去些药泥塞到肚脐眼上。

可千万别以为这肚脐百无一用,其实肚脐乃腹部一处连接脏腑与肤外的重要隘口,且别小看这药泥虽然做法简单,但配合上肚脐,却能很快发挥出温阳的作用,南怀瑾大师经试验后发现,只消用个四五天,晨起时不仅腹部不再冰凉了,而且往日起床时口苦、口干的问题也能改善很多。

这主要是艾绒有“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的作用,并且艾绒在属性上还最和小姐姐们贴合:“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其次,花椒也有着不小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花椒性味辛温,用来散寒除湿,温中健胃特别好。在肚脐贴里放花椒,还利用了它辛散走窜的气味,把药性带到脏腑经络中去,把一些陈年老寒湿都赶走。然后再带上桂圆补心安神,养血益脾的作用,想必这一晚上都是暖通通的。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南怀瑾老先生的灸脐法来调理下身体吧。

1.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2.脾胃虚寒;

3.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4.腹部凉;

5.脸部、头发爱出油;

6.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7.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如果中了3条以上,按照下面的方法试试。

材料:桂圆肉、花椒、艾绒按2:1:1比例,也可以按照这个剂量,桂圆肉20粒、花椒30克、黄金艾条1根。

制作使用方法:把花椒里多余的杂质、花椒杆捡出来,将花椒、龙眼肉放入料理机,打碎;把艾条里的艾绒取出,一点点加入料理机,继续搅拌,最终成为可以捏成球的粘合度。晚上睡觉时,把它放到肚脐眼,用医用胶布贴住固定,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取出。

但是现代社会,生活紧凑,大家下班之后都快累成葛优了,哪里会有时间自己做这个,所以这边推荐商场里的这款南师肚脐贴,看肚脐贴小小一枚,它可谓集现代工艺的严谨和古代典籍的讲究为一身。

北京同仁堂红盒艾绒肚脐贴淘宝月销量¥69购买

且用料丰富,自然不只有艾绒、花椒、桂圆这三宝。为此,拿来辅助以日常的睡眠,想来也是妙极的。

最后注意晚上睡前,我们得先把皮肤擦干净然后再贴,并且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得撕掉,时间最晚不能超过上午10:00,一来怕肚脐长时间贴着胶布,皮肤会受不了;二来,撕掉脐贴也可以让脾胃开始自我调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tw/12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