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经典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拍摄的一

恩斯特·柏石曼(ErnstBoerschmann)是德国建筑师,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年),第一次来中国,中国建筑的宏伟外观,精巧的布局,高超的工艺水准,产生了考察中国建筑的设想。

四年以后的光绪三十二年,他重返中国,从年到年,他穿越中国12个省,行程数万里,在一座座城市、一条条山道上找寻最好的中国古代建筑,选取最佳的拍摄角度,拍摄了数千张照片。

他回国后出版了6部论述中国建筑的论著,其中《中国建筑和景观》(《BaukunstLandschaftinChina》)收录了他年拍摄的十多幅承德的照片。

这是光绪末年的承德。

北京与承德之间的长城,保存完好。

当时的出租车,从北京跑一趟承德需要一周时间。

这张图片的名字叫《去热河的路上》,很多人都见过,这里是古北口南天门,通过这里,进入热河。

年的普陀宗乘之庙,建筑家的眼光独特,庙宇也气势非凡,树木蓊郁。

普陀宗乘之庙的五塔白台,身姿飘逸的喇嘛。

普陀宗乘之庙大红台

须弥福寿之庙大红台西侧的顶部,旁边是六世班禅住过的吉祥法喜殿。

须弥福寿之庙的妙高庄严殿,就是人们说的用黄金制作的瓦修建的殿顶。

老百姓传说,日本鬼子来的时候用刺刀刮瓦上的黄金,掉下来摔死了俩。

普乐寺群房、阇房、旭光阁。

现在群房没有了,只剩遗址。

普乐寺阇房北侧的喇嘛塔,塔顶铜塔刹还保存完好。

喇嘛塔和远处的磬锤峰成一条线。

须弥福寿之庙后部的万寿琉璃塔,

顶部已经没有了但门窗保存完好。

恩斯特·柏石曼拍摄的水心榭,

那个时候避暑山庄没有对外开放,不用买票,但是一般人进不去。

日本人桑原骘藏记录他年来承德时说:参观避暑山庄,必须通过外务部向热河都统发出照会,获得都统允许后才能进入。

当时,水心榭内悬挂诸多嘉庆皇帝的题诗。

恩斯特·柏石曼拍摄的滦河上的小船。

恩斯特·柏石曼乘船离开承德,那个时候码头在现在的草市。

建筑是艺术,建筑师都是艺术家,

恩斯特·柏石曼手绘的须弥福寿之庙琉璃窗罩和窗户。

当年,热河都统锡良提出建设京热线铁路(北京——承德)计划,

后因国内战乱而停止。

这是承德第一次提出修建铁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tw/12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