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这些小吃竟列席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中国网报道
日前,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北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举行。平泉县五魁园饭店的改刀肉、御膳糖饼由承德市饭店餐饮行业协会推荐,列入承德11种知名小吃参加本次大会。
平泉县商务局责成专人与五魁园饭店对接,认真督办包括参会人员、食材、用品等的相关准备工作,会议期间,改刀肉和御膳糖饼从制作工艺、外形、口感等方面都得到了与会领导的认可和好评,很好地展现出平泉作为一座文化历史名城的独特味道,为平泉乃至承德旅游服务行业发展增光添彩。
平泉改刀塞北古城平泉,有一种传统风味小吃———改刀肉。改刀肉以猪肉和竹笋为主料,切成丝翻炒,边炒边加入鸡鸭汤、口蘑汤、酱油、绍兴酒、香油等。待肉、笋成金黄色后,浇上汁水,盛入盘中。成品改刀肉外形犹如一座金字塔,笋丝柔韧,肉丝筋硬,味道鲜美,爽口而不腻人。
改刀肉还有耐贮存的优点。冬季装篓可存放三个月,炎热的夏季也能存放一周左右,要吃时加热即可,其味不变。
传说改刀肉的绝技还是清宫中传出来的。清朝乾隆年间,皇宫御膳房里有位姓刘的师傅,有一手做改刀肉的绝技,伺候皇帝几十年,皇帝对他的手艺非常满意。后来,刘师傅年纪大了,就退休回到了故乡平泉,开起了一家饭馆。刘师傅在平泉收了五个徒弟,要他们齐心合力,把改刀肉的绝技传下去。
五徒弟遵照师傅的遗愿,把饭馆改名为“五魁园”,就是表明大家一起将改刀肉的绝技发扬光大。五个徒弟经营有方,改刀肉的美名到处传扬开来。当时张家口外蒙古族的48家王爷进京朝见,路过平泉时,不但要停下来一尝为快,而且还把改刀肉当成高级礼物,带进京城,馈赠亲朋好友。从此,“五魁园”和改刀肉誉满全国。
御膳糖饼平泉御膳糖饼传承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外观呈圆形,色微黄,层数多,层薄如纸,每层不过1mm厚,微风一吹就能刮掉一层,其口感香而不腻,酥甜可口,适应各种人群的口味。御膳糖饼采用纯手工作坊制作,所用小料都是平泉自产农副产品,在制作过程不加水,储存时间长达3-4个月,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佳礼品。
平泉御膳糖饼制作的历史悠久。清道光年间,道光皇帝的御厨中有一位面案师傅,这个人聪明伶俐、心灵手巧,为了讨皇帝的欢心,不辞辛苦地创作出御膳糖饼,皇帝吃后非常高兴,定为宫廷“御膳糖饼”。有一年,这位糖饼师傅跟随一位大臣私访路过八沟(今平泉),在八沟停留了几天,无意中遇到了早年在御膳房中共事的忘年之交刘主师的传人,为了不负与刘主师相交一场,遂将“御膳糖饼”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刘主师的传人。从此,“御膳糖饼”的制作技艺在平泉流传至今。
清朝末年,平泉也和全国一样,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后经军阀混战,日寇侵夺,平泉人民在苦难中度过了一百余年。此时,平泉百业萧条,平泉御膳糖饼的手工制作业在艰难中,顽强地存活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平泉百业俱兴,御膳糖饼制作得到很大的发展,成立专门制作厂,最兴盛时,从业人员达到人以上,并培养了多名精通技艺的传承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平泉御膳糖饼制作规模逐渐缩小。现从业人员只有20来人,使制作技艺出现了濒危。现在御膳糖饼的第四代传人张久臣,他是二级面点师。在工作期间努力提高烹调技艺,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培养了数名熟练掌握御膳糖饼制作技艺的人员。年退休至今。现在他的徒弟秦连平还在传承这门手艺并将其发扬光大,使御膳糖饼在平泉县城及周边地区很有名气,它传承了平泉历史的饮食文化,既有其食用价值,又为发展平泉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
中成药治疗白癜风北京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mj/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