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ldquo打工人rdquo,
今天继续为大家回顾演讲的内容。
前两天的话题也许比较尖锐:1月1日:“可能是承德旅游最好的一年”1月2日:承德落后,是因为交通不发达吗?而今天要讲的和普通人关系很大:打工人,你可能要涨工资。
今天我们的文章要从几千公里外的四川成都开始说起。
说到成都,很多朋友想到的是热情的火锅,是时尚的春熙路,是玉林路的尽头,甚至是硬核的说唱……确实,成都是一座来了都不想走的城市。
这座充满着魅力的城市,相比同级别的城市来说,是一个非常宜居的低物价城市(承德人去成都,吃饭住宿什么的毫无压力)。然而很多外地人却不知道,成都低物价水平的背后,伴随着的一个数据是工资水平也比较低。
根据新浪“工资计算器”的一项针对份样本做出的测算,年成都市的薪资水平平均值为元。
在这九万份样本中,每月2至6千的被调查者竟然占到了60%多。作为一个“新一线城市”,成都的工资水平是“相当拿不出手”的。
然而,在这种低工资水平下,却仍然吸引了大量四川各地的人才来成都就业。对此,有不少四川人颇有微词:“成都,吸血整个四川”,甚至“一省养一城”。
成都市为什么会被全省的小伙伴们指责“吸血”?其主要原因是成都在四川省太突出了,成都的各项发展指标把全省其它地方远远的甩了好几条街,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的拉大。因此,很多人就觉得成都把其它地方优势的企业、产业等都“搬迁”去了成都,所以就有了成都吸全省的血的提法。这么说有道理吗?总之,四川各市州的优势产业或企业向成都汇聚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大量的项目、企业、人才和劳动力统统被省会吸走。尤其是随着几条省内通往成都的高铁在年以后陆续通车,其带来的“辐射”和“虹吸”效应并存。
根据这份由第一财经的数据,成都周边的德阳、眉山、绵阳在年开通高铁后,城市在商业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商业大品牌进驻迅速、商圈实力提升显著,城市的夜间活跃度排名也呈现出大幅的提升。但这种提升目前还没能延伸到人才方面——与之相反的是,这三座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排名在高铁开通后均出现了大幅下降。另一个显著下降的指标是消费潜力指数,它指向的是这些城市的消费观开始老去、年轻人的消费力下降——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城市的年轻人才正在流失。
而另一组数据,则验证了这种判断——成都周边各城市的工资水平:
我们可以看到:年成都周边的雅安、眉山、绵阳和德阳的平均工资水平都突破了元,和成都的元的水平相差不大。而值得注意的是,雅安市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还高于成都。这放在以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儿。
那么您可能问了:工资上涨和人才流失有啥关系?
我们都知道,企业和人才之间其实也是一种供需关系“
然而,涨工资就能缓解成都周边城市的招聘压力吗?我当地的同行告诉我,“作用很有限。如果一个95年左右出生的求职者如果不是家庭原因,基本都去了成都。那里有更好的发展平台,成长机会,休闲、消费、学习、社交的基础,以及大城市所特有的眼界和包容。”
“可能80后由于家庭原因不太愿意离开,但是90后尤其是95后,正在‘头也不回’的奔向成都。拦都拦不住。这等于说,让我们当地损失了未来的一代人才。其实我自己也觉得,趁着年轻应该去大城市走一走,但这一走,当地的企业真的是无奈。”
最后,分享一组数据。
根据某教育机构给出的数据,承德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人数在逐年增加:
那么我们不妨探讨一下:
如果公务员考试失利,你认为承德的年轻人还会留在承德吗?
如果,工资水平也适当上涨了呢?
评论区已开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xw/9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