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俗春节松枝灯杆习俗与古老的满洲立杆祭祀
《礼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季秋之月,豺乃祭兽”、“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后汉书》总结“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豺獭知祭祀,而况人乎!故人知之至于念想,犹豺獭之自然也,顾古质略而后文饰耳。”这里所云的“豺獭知祭祀”即“豺祭兽”、“獭祭鱼”,春天獭开始大肆捕杀鱼类,形成春祭。秋天豺大量杀兽以备冬,形成秋祭。古人经常以“豺祭兽”、“獭祭鱼”来形容祭祀。实际是因为豺、獭在吃食物的姿势导致了人们的联想,如獭在进食鱼类的时候蹲坐前爪捧食如奉献祭品一样。人们观察到了这种自然界的现象,后发现了春季水獭有了“祭鱼”的行为后,即可以开始大量的打渔了。到了秋季豺会聚群而捕猎群兽,群豺围兽进食如同祭祀之状,然后人们也开始了秋猎。故春秋二季,豺獭二祭,便逐渐形成了,并成为部落、国家的定制礼仪。因为水獭捕鱼进食之状如同奉献牺牲,群豺捕兽进食之状如同群舞娱神,人们最早的祭祀理念和行为得到了启蒙。借鉴这种文献记述,我们可以发现满洲人的树祭、鸟雀祭祀都是受到自然现象的启发所致。因为他们生活在森林之中,大树提供了种种的生存支撑,便有了认为古树大树是山神的概念,刻木为人,猎前祭祀。久而久之即使是脱离了森林环境、走出森林,便有了“神杆”的礼仪、象征。当人们观察到了乌鸦、喜鹊在享受猛兽残食的聚集现象、新死动物首先被鸦鹊啄食等现象,便有了视鸦鹊为神的理念。鸦鹊栖于树,树的崇敬与鸦鹊的崇敬融合便成了神杆上放置锡斗祭祀天、鸦鹊的礼仪了。《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把这种树杆祭天飨食鸦鹊的祭祀叫作“立杆大祭”、“神杆以祭者,此皆祭天也”、“神杆之端,精肉及胆并所洒米,俱贮于神杆斗内”。神杆的材质有松木、楠木等。《清史稿》记述“堂子祭天清初起自辽沈,有设杆祭天礼。”“杆木以松,长三丈,围径五寸。先一月,所司往延庆州属采斫,树梢留枝叶九层,架为杆,赍至堂子。”这里可见定制后的宫廷神杆是在延庆采集的松木,还要留梢枝九层。这种习俗影响了满族聚集区的年俗。以承德为例,到了春节除夕当天白日,村民进山去松林砍伐一棵茶杯粗细的高挑松树,留下顶梢,回来做灯杆,上贴吉祥高照,挂上红灯笼。再简化者,则是在原有的灯杆上除夕当日折松枝插顶。这明显的是受到了清代立杆祭天的影响,可视为满俗遗韵之一。这种立杆祭祀的风俗,是从树崇拜和鸟雀崇拜相结合产生的天神观念。不独满族有这种文化。在中国的云南的纳西族也有类似的习俗,叫作“立杆祭寨”,但不是祭祀的天,而是祭祀的寨神、地方神、祖先神,一般在正月,也有七月的,可知也是春秋祭祀的一种遗存形式。据云“祭祀前首先砍祭木和寨坊杆,用一棵三尺长的栗树作祭木,再砍一棵三尺长的松树作寨坊杆,砍一棵一尺长的银桦树作顶灾棍;准备一块扎寨坊用的红布及酥油、米、酒、酒曲、肥肉、瘦肉等。”“拿一些祭饭喂乌鸦,大部分祭祀肉食分给参加祭祀的人们”可见也有鸟雀崇拜的影响。这和纳西族人主要生活在山区林缘有关系。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
上一篇文章: 承德的端午老习俗,你还记得几个 下一篇文章: 承德县民俗文化之背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xw/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