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热河道台衙署发现清民国重要碑刻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
中新网承德1月15日电(张桂芹石利锋)据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15日透露,日前,文物部门在修缮热河道台衙署过程中,发现清、民国碑刻两通,对研究承德地区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实证。“广仁岭”碑,红沙岩材质,碑身基本完整,已断为两截。石利锋摄“热河商民修路功德碑”碑首石利锋摄热河道台衙署位于承德市,占地面积约平方米,于乾隆五年(年)修建,后几经增设,于道光初年形成了坐北朝南的五进院落。此次发现的两通石碑,是承德市启动热河道台衙署保护修缮工程时,文物部门在修缮过程中于大堂西侧区域发现的。“热河商民修路功德碑”碑身残损严重石利锋摄据介绍,一通为康熙五十七(年)八月所立“广仁岭”碑,红沙岩材质,碑身基本完整,已断为两截,残长厘米,宽62厘米,厚18厘米,阴刻楷体竖书。碑文为“奉旨廣仁嶺康熙五十七年歲次戊戍仲秋穀旦”。“热河商民修路功德碑”残存石利锋摄另一通为民国十三年(年)“热河商民修路功德碑”,青砂岩材质,碑首、碑趺保存较好。碑首为如意头形,雕刻双旗纹饰、云纹、花草纹,正中阴刻楷书“萬古流芳”四字。碑身残损严重,共发现大小5块残碑,残存文字共余字。碑文记述了热河商民于年年初在热河都统·骏威将军米振标治下,用时8个月对古北口至热河共里道路进行维修的史实。“热河商民修路功德碑”残存石利锋摄据承德市文物局介绍,两通石碑的发现,对研究承德地区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实证。关于石碑因何原因运到道台衙署,何时被损毁并掩埋于地下,尚待进一步的研究与考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xw/141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