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绿水青山间承德宽城美丽水域绘就生
绿水青山是美丽,蓝天白云是幸福,接下来是系列报道——家在绿水青山间,我们一起见证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承德是华北地区的生态屏障和京津冀重要水源地,每年向京津供水达22亿立方米,出境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作为“引滦入津”的主体工程,潘家口水库又被称作天津人的大水缸,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现在那里的生态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从三百多年前的避暑山庄到如今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承德一直享有夏季清凉宜人、山水美如画的盛名。承德是北方地区少有的“富水之城”。
四大水系在这里发源,水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华北领先,今天咱们来到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一起跟随镜头来了解一下。
潘家口水库,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的西南部,在空中鸟瞰,因水库蓄水的人工湖恰似一条巨龙婉蜒游动,所以这里也叫塞外蟠龙湖。30多年前,水库所在区域曾是北方的鱼米之乡,20世纪70年代末,天津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水荒,生产和生活用水十分紧张,为了将滦河水引入京津,经国务院批准,将这里作为“引滦入津”的重要工程之一。
蟠家口水库碧波荡漾,孤屿奇峰,有北方桂林、塞外三峡之美誉,大家看到咱们身后。
因为年因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潘家口水库开始下闸蓄水。
这一段长城就隐没在水中。同时由于蓄水,部分村民就面临着要搬迁。这对于宽城来说是个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
当时舍得搬吗?
不舍得搬,但是为了天津人民吃水也得做出付出,所以就搬了。
后来这块有什么变化吗?
没水像之前都种什么?
玉米、大豆、小麦。
有水了呢?
有水了养鱼,养胖头鱼。
胖头鱼有多大?
自建成以来,潘家口水库平均每年向天津、唐山两地供水10亿立方米左右,有效保障了两地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在短短几十年后,宽城人的命运又迎来了一次新的转折,因为渔业的发展,水库的水质出现了问题。
当时村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不知道,后来知道是养的鱼往水里投放饵料造成的。
那发现问题以后怎么办?
发现问题后,到年大伙儿都不养了。
那存的鱼呢?
很快就卖完了。
现在潘家口水库水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地表水国家和省市五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河湖治理成效明显。
这就是我们刚才从水里取的水样,把它送到实验室去化验。
这种检测多长时间一次?
一般每月两次左右,通过这种水质检测能够让我们及时发现影响水质的生态环境的隐患,及时消除。这类工作我们还有好多,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取缔了网箱养鱼,进行了生活垃圾一体化、生活污水治理还有库区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工程。
确实,现在看到的水面这个质量可真不一样?
是啊,通过这么多年的综合整治,库区水质一直处于稳定达标状态。
网箱没了,水库的水又清了,渔民们纷纷转行,开起了农家院,搞起了特色种植,宽城是闻名世界的中国板栗之乡。
这一片都是我家的,现在到打栗子的季节了。
我们已经全副武装做好打栗子的准备了,这是我第一回打栗子,但是大家发现没,这栗子和想象的不一样。
都是有绿色的外壳,毛毛的包着,这怎么打?
捡一个掉下来的,原来是这样的,有绿色外壳很扎手,都说宽城的栗子有名,好在哪儿?
个头很饱满,色泽很光亮,不知道吃起来感觉怎么样?
尝尝挺甜的。
挺费牙,把它剥开看看,里面黄黄的,尝一尝,脆脆的,甜甜的,这要炒熟应该更好吃吧?
炒熟了更甜。
现在是不是家家户户都种着板栗?
是,家家户户都有。
颗,那可不少呢,收入怎么样?
像我这样,加上农家院,一年人均左右。
山巍峨,水灵秀。宽城充分依托山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项目,附近的村民不少都在其中参与工作,王成就是其中一员。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大家在这里面游山玩水。
您这个工作肯定很多朋友特羡慕吧?
可不,我们周边还有很多美丽的旅游景点,像我们村子大多数年轻人也都在这些景点上班,赚的也不比在外面少。
而且就在家门口?
而且还特别高兴。
近年来,宽城县以县城为旅游中心城市,以蟠龙湖为核心旅游区,以干线公路为主线,以周边休闲农业和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依托,致力将宽城打造成为京津承唐秦旅游线上的黄金节点和休闲康养目的地。
宽城,八山一水一分田。将山水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悠悠滦河水不仅养育了宽城人。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戳下面视频
看详细内容
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xw/11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