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承两地手拉手承德8000多农户奔向

一大早,朱万平来到平泉市卧龙镇碾子沟村食用菌大棚内,看到花菇长势正旺,菇农们正忙着采摘,笑容挂在了他的脸上。朱万平是承德永金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说起这个食用菌产业扶贫园区,他感慨万分:“多亏了天津对口支援的60万元种子基金。我们利用这6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建成了个大棚。每户贫困户2.5万元帮扶款入股园区,每年可分红元。每年由园区为贫困户托管20万只菌棒,可带动碾子沟村24户贫困户脱贫。花菇等食用菌销路很好,深受杭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消费者青睐。”

11月19日,记者获悉,自年11月天津与河北签署“1+4”合作协议以来,天津市东丽、西青、津南、北辰、武清5个区与我市承德县、平泉市、隆化县、兴隆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对口帮扶就像一粒种子,催生扶贫项目生根发芽。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承德和天津双方共同编制实施对口帮扶规划,明确将资金和项目向贫困村、贫困群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谋划扶贫协作项目个,总投资.76亿元。双方还建立了津承东西部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互访交流,推动帮扶协作。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只有产业发展起来,脱贫攻坚才有源头活水,才能真正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群众彻底拔掉“穷根”。为此,天津积极为承德引进龙头企业,以帮扶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实施产业脱贫,并因地制宜,重点帮扶经济林果、蔬菜大棚等设施农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利用天津帮扶资金建立菌菇大棚,当地贫困户受益颇多。”朱万平说,第一步帮助贫困户实现“扶志”——贫困户可流转土地得租金,也可到园区打工挣薪金,他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生活不再迷茫;第二步实现“扶技”——贫困户到园区打工,学会种植香菇等食用菌的技术与方法,有了一技在身,为今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第三步是“扶业”——掌握了技术的贫困户可自己包棚种菌菇,一个棚一年至少能收入两三万元,彻底告别贫困,过上幸福日子。

据了解,截至目前,承德同天津市签署的津承农业产业扶贫协作项目22个,总投资31.2亿元,主要采取企业合作、扶智培训、产销对接、科技提升等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项目全部实施后,可辐射带动多户贫困户增收。

记者/娄丽双通讯员/辛星

编辑/王丽颖

评论区已开放

欢迎留言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承德人举报这些行为,最高奖励60万!

简政放权!承德双桥区在河北省率先推出此改革

河北多重减税红利释放!事关承德这些人……

承德市纪委监委通报7人!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能治好
白癜风如何复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tw/78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