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遗忘在历史长流的省份热河省

近几年的抗战影视剧中

常出现一个叫热河的地名。

其实热河省是一个存在了

近30年左右的省份。

  

热河,简称热,省会承德市,是中国旧行政区划的省份之一,是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年2月划出,年7月30日撤销。位于目前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带。(编者注:其中三个大城市承德归河北省管辖,赤峰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朝阳归辽宁省管辖,可是这三地的民俗民风十分相近,却与所属的省份格格不入,被视为“受冷落的孩子”,至今三地的民众仍在呼吁恢复热河省建制。)

  热河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热河特别区域,脱离直隶省直属于民国政府。同年7月,成立热河道。年9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将热河改为省,属于关外东北四省之一,由奉系军阀汤玉麟担任热河省主席。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收复承德,热河全省解放。

年1月10日成立热河省人民政府,归东北局领导。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热河省,重新划分为2市、16县、4旗,两个市为承德市、赤峰市;16个县为承德、赤峰、凌源、平泉、建昌、建平、宁城、围场、乌丹、青龙、隆化、丰宁、滦平、兴隆、北票、朝阳;4个旗为喀喇沁右旗、敖汉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

年7月30日,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原热河省所属承德市及承德、平泉、青龙、兴隆、滦平、丰宁、隆化、围场等8县划归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阳、北票等5县及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赤峰、乌丹、宁城3县及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3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热河省撤销的理由是“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是由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酝酿并提出的。年12月20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发表《对内蒙古人民宣言》,提出“取消热、察、绥三行省之名称与实际行政组织”。年7月30日,热河省在中国版图上正式消失。

热河名称来源自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温泉,温泉水流入武烈河后,武烈河下游在承德市内的部分,在当地冬季寒冷的气候下也不结冰,蒸汽蒸腾,所以被称为“热”河。热河中西部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东部是平坦宽阔的台地,全省主要为辽河流域,以西辽河为主,南方还有滦河,东南方有大凌河、小凌河。台地与河谷丘陵错综。全省辖境约相当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全境、通辽市大部(科尔沁区以西),辽宁省义县、锦州市以北,彰武县以西区域,河北省承德市大部。民国十七年据舆地学社调查,全省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而据民国二十三年《中华民国新地图》记载为17万平方公里。民国三十六年,全省面积为17万.05平方公里。东接辽宁省、辽北省,西界察哈尔省,南接河北省。

热河省最后一位都统汤玉麟

年(民国17年)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关东军刺杀,其子张学良继位,改立青天白日红旗,归顺国民政府,史称东北易帜。汤玉麟遂改任热河省政府主席

民国初年,热河地区仍为清廷管辖范围,以热河都统管辖热河地区满、蒙各族事务,各县民政则由直隶省兼辖。民国三年(年)1月,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热河特别区。,脱离直隶省直属于民国政府。同年7月,成立热河道。所辖区域包括原直隶热河都统管辖的14个县,另外将内蒙古卓索图盟的7个旗、昭乌达盟的12个旗并入。

十二年版热河兴热银行赤峰地名券10元

道制民国二年(年),国务院拟设朝阳、赤峰二道,以朝阳道辖朝阳、阜新、建平、绥东4县,赤峰道辖赤峰、开鲁、林西、围场4县,但热河都统未行呈报,因此二道实际并井设立。民国三年(年)7月,置热河道,并任命道尹。民国十七年(年)初,随着北洋政府的垮台,道制自然撤销。

热河道民国三年(年)7月置,道尹为边要缺,一等,驻承德县(今承德市)。辖承德、滦平、丰宁、隆化、平泉、凌源、朝阳、阜新、建平、绥东、赤峰、开鲁、林西、围场等14县及经棚1设治局。民国十七年(年)废。县、市、设治局民国三年(年)1月,设立热河特别区,辖14县1设治局。民国十七年(年)9月改置热河省后,民国二十二年(年)3月以前辖有15县,5设治局。民国三十六年(年)5月,国民政府重新划定热河省区域,全省辖有20县20旗。

日本刊本热河三十六景

民国十七年(年)9月17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将热河改为省,属于关外东北四省之一。辖15县和卓索图盟、昭乌达盟的共20个旗,省会设在承德县(现承德市)。由奉系军阀汤玉麟担任热河省主席。

年,日本以热河省地方官员表示归附伪满洲国为由,与伪满洲国军队进军热河,省长汤玉麟不战而逃;之后日军进攻山海关、长城各隘口与热河,国民政府派遣宋哲元、冯治安、张自忠、刘汝明、关麟徵、黄杰与刘戡与日军在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罗文峪、界岭口凭险固守,但最终由於军备不良、战力消耗殆尽、战略位置丧失而撤退。

日本攻占东北三省后,为割断东北抗日部队与关内的联系,扩大并巩固伪满洲国的疆界,进而蚕食华北,决定攻占热河、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线,伺机进占冀东。民国二十二年(年)3月热河省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划入满洲国,成为其热河省。

民国时期热河省政府地照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控制热河省全境,国军由山海关沿北宁线强行北上,一路打到东北的锦州、锦西,并于12月下旬进一步攻克了北镇、黑山、义县、阜新等地,控制河与沈阳之间的铁路线,随后,杜聿明下令第十三军由阜新沿铁路向西进攻朝阳和热河。于年1月上旬攻克了热河的北票、朝阳、叶柏寿、建平、凌源、平泉等地。在马歇尔的调停下,国共双方下达了1月停战令。6月26日停战有效期刚过,内战开始爆发,8月,国军攻克承德。

民国热河省版图

国民政府于民国三十六年(年)5月,重新划定热河省区域,大致恢复以前的行政区划。增设宁城县、凌南县、鲁北县、天山县4县,至此,热河省辖20县20旗。

万里长城热河

民国三十七年(年)5月13日至6月25日,中共华北军区发动晋热察战役,向热河西部、河北东部挺进,在河北、热河、察哈尔三省边界地区及平汉路北段展开运动战,牵制国军从华北抽兵增援东北。期间,华北解放军大量杀伤国军,占领多处城镇,并在东北野战军的配合下切断平承路、截断北宁路,对承德形成了包围态势。11月初,傅作义放弃承德。11月12日,中共进驻省会承德,中华民国的热河省政府行政机构完全瓦解。

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手下将领汤玉麟等五人便装合影,摄于奉天天光影楼

年,一部《打狗棍》让热河重回世人视野,也让世人了解了那段热血往事。热河战役,又叫热河事变,热河抗战。发生时间为年2月至3月。由于满洲国成立时,《建国宣言》中即曾表达过凡长城以北关外东北四省均为满洲国法理领土热河为满洲一部份。于是日本根据《日满议定书》,大举侵略热河。因为中国国内舆论普遍不愿意承认满洲国,2月1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至北平,与包括张学良、宋哲元等27名将领一起发表“保卫”热河通电。2月21日,热河战役爆发。由于装备不良,士气低落的东北军节节败退,3月4日省会承德失守,热河全境沦陷,至此东北全境沦入伪满统治之下,东北军关外余部部分转入游击战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继续与日军及伪满斗争,另一部分转入长城沿线参加长城抗战,之后撤入关内,与之前撤入关内的东北军继续活跃在抗日战场,期盼有朝一日“打回东北去”。承德沦陷后几日之后古北口沦陷,热河抗战结束。

热河抗战以中国军队的急剧溃败和退出热河全境而被载入史册,热河抗战处于“九·一八”抗战与长城抗战之间的过渡阶段,是“九·一八”抗战的尾声。小编发现,除了一些历史剧和历史书中提及,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省份,知道了也只是“热河”这两个字。热河省作为一个存续了30多年的身份,在新中国建立后,因政治原因被迅速撤销。在历史的长河中,30多年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也许再过几百年,已无人能记起这个省份了。

今日兴隆

1、打造兴隆县本地最贴地气的







































北京哪间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全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tw/62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