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河长制绘就碧水清流新画卷人民资
长城网讯(记者王林红)俯瞰大运河,一湾清水,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漫步滹沱河畔,苍翠拥抱碧波,野鸭、天鹅戏水;驻足伊逊河,清流缓缓,韵味盎然……随着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河北省一条条河流经过“洗礼”正重新焕发光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河北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管水工作总基调,全面推动“河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从有名到有实,全省河湖面貌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遵化市沙河生态修复后的景色。河北省水利厅供图
责任到人条条河流有河长
“过去这里垃圾遍地,恶臭难闻。现在垃圾全部清理了,水质好多了!”在邯郸市曲周县境内的漳河边,谈起河流的变化,住在附近的居民感叹道。
“关键就在于实现了‘一河一长’,从而实现分区、分级、分类管理,实现了责任主体、管理办法、整治任务三到位。”曲周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曲周县水网发达,过去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机制,导致不达标的五类水占全县河流的八成多。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河长制推行以来,曲周县立足完成好各流域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六大任务,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警长、督查长“三长治水”管理体系。
邯郸市肥乡区境内的团结渠提升改造后的景象。长城网记者王林红摄
为巩固治理成效,曲周县还出台了关于河长制的考核办法等,并与年终考核成绩挂钩,引导各级河长担负起知河、巡河、治河、护河的全面职责。
曲周的河变了,水清了,岸美了,环境更好了。截至目前,该县河流水质均达到四类水标准。
河长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确定了河流治理的责任主体,各级河长纵向形成了治水的“首长责任链”,横向则能统一协调发改、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形成共治水污染、改善水生态的良好局面。
秦皇岛市毗邻大海,河道纵横,有17条入海河流。因种种原因,河流生态环境一度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秦皇岛市村级河长高俊平每天到戴河生态园开展巡河工作。资料图
为让碧水清流重现,秦皇岛市于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主要河流市级河长。目前,秦皇岛市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齐抓共管,覆盖全市所有河流和全部流域范围的河道管理体系,17条入海河流设立市级河长34名、县级河长名、乡级村级河长名,使得每条河、每个河段、每米河道都有人管、都有责任人。
一张张责任网逐步覆盖河湖。石家庄市对洨河实行分段河长制管理;承德市在滦河、潮河、武烈河、柳河等8条主要河流流域范围内,实行由县区委书记、县区长担任辖区内河流的一级河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担任辖区内二级河长的管理体系,对辖区内水环境保护负总责;邢台市明确9名市领导分包17条河流,强化河流污染治理和责任落实。
近年来,河北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河湖长组织体系,全省4.7万名河(湖)长上岗履职,累计巡河万多次。
重拳出击打好河湖整治“组合拳”
河湖之病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治水千头万绪,河长怎么干?
要治水,先“把脉”,必须开出治水良方。为重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近年来,河北省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同时,多方协调“会诊”,制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上下一心,联动治水。通过河道整治、控源截污、沟通水系、引清调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有效改善全省河道水环境。
石家庄市加大对全市河湖的综合整治力度,实施了滹沱河等多条河道生态修复工作。资料图
在邢台市任县,从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入手,统筹河内、岸上协调治理,优先将沿河村庄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置范围,并配备河道保洁员,按照“村收集、乡监管、企转运、县处理”的四位一体运作模式,彻底解决垃圾入河问题。
在承德,采取源头治理、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生物曝气、严格管控等措施,加大对二仙居旱河水环境的整治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将二仙居旱河打造成为一条贯穿市区的景观河道。
石家庄市河长办工作人员正在巡河。长城网记者王林红摄
在沧州市海兴县,对全县所有养殖行业的排污问题进行逐户规范和治理。
……
据统计,3年来,河北省共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4万多个,实施河湖生态补水78亿立方米。截至年底,7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优良)断面比例达到66.2%,比年底提升23.9个百分点。
创新机制全民护河水长清
“我们每天一早开始巡河,看河里有没有垃圾,看岸上有没有人排污。”近日,正在石家庄市太平河秀水公园段巡河的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民间河长”张翠英老师说起这两年河道面貌的变化,连连称赞,“水更清了,白鹭也回来了。”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张翠英告诉记者,她和其他几名“民间河长”,每天巡查时,随手拍、随手发,及时曝光,号召更多人保护环境。
“民间河长”张翠英通过
“我们反映的问题,职能部门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关键是能第一时间处理,还会把处理的情况在系统中反馈给我们。”张翠英说,这种效果让每个“民间河长”感到了肩上的责任,工作的动力自然也增强了。
河长治水,夯实了护河责任;科技治水,则为水环境治理开出一剂“良方”。
年,河北省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上线,将河湖水资源治理集成为全省“一张图”。通过该平台,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及各级河长办工作人员均可利用PC端平台或移动端App进行河湖日常业务管理,公众可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tw/13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