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普宁寺将举办腊八节品福粥请福字
时间
年1月18日(农历腊月初八、周四)上午九点半。
地点:普宁寺山门前。
后续活动
1
从腊月初九到大年三十,购票游客和信众可继续免费领取吉祥福字。
2
信众可在寺院僧人师父指导下,参与制作酥油灯,制作完成后,可在大雄宝殿供灯亭进行供灯祈福,感受藏传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3
抄经祈福,宗师殿内设立抄经区,为游客和信众提供抄经祈福服务。
4
腊月二十九,举办传统“驱魔法会”。中国民间俗称“打鬼节”,借此消灭一切不好的事物,使人诸事顺利。
5
正月初一,佛乐迎宾、敬献哈达,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敲响祈福钟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普天安宁,随后举办新春祈福活动。
6
正月初五举办恭迎财神活动。
7
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举办“祈愿法会”,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祈福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财源广进、平安吉祥。
年,著名作家、原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承德市文学文化界知名人士何申老师等人也亲临普宁寺品粥,并在《承德日报》专栏撰文,赞叹普宁寺恢复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何申老师已于年2月21日因病逝世,斯人已逝,文章犹在。
大佛寺腊八粥
何申
“腊八”未到,先去承德大佛寺(普宁寺)吃了腊八粥。缘由是大佛寺恢复传统,将于今年“腊八”施粥。
我在大佛寺里吃过两次饭。大佛寺是藏传佛教,允许吃肉,牛羊肉做得地道,红烧肉做得更是一绝。酱色红的猪肉炖宽粉条香气扑鼻,哪家饭馆都没这里做得好。那天连平日见菜里有肉就扒拉开的女士都来两块儿,更不要说我等没大出息的壮汉了,也不管是血糖高还是血脂高,都拣大块肥的大快朵颐。略有遗憾是这里不能喝酒,这个必须遵守。不喝酒就省菜,临走看红烧肉还有不少,心里挺不甘的。
在这儿吃顿饭,不很容易,这是人家寺内食堂,不对外。我注意到大厅里僧人的菜多是青菜,只是来了客人,才丰盛一桌。而且住持副住持也是看着我们吃,人家只吃些清淡的。上一次吃完了我就惭愧,觉得自己很俗,没想到这次更俗。俗就俗吧!一来咱本就是俗人,二来谁叫他们做得那么香!吃了惭愧一小会儿,不吃要后悔好些日子。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有民间的,也有宗教的。宗教之说是这样: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历经六年苦行自修,每日仅食一麻一栗,身形消瘦,宛若枯木,终于某日饥饿过度昏倒在尼连禅河畔。幸得牧羊女发现,急忙以各种米豆、野果和牛羊奶、清泉水煮成粥曰“乳糜”。释迦牟尼吃后体力恢复,行至菩提树下,面朝东方苦思静悟七天七夜,终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腊八”即被佛教人士定为“佛祖成道纪念日”。以后每到这一天,佛门弟子都要熬粥供奉佛祖,并诵经演法、喝粥以示纪念。
我又查了书:清乾隆三十九年(),乾隆皇帝特命内务府仿五台山殊像寺、香山文殊相貌在承德修建殊像寺,内立御制大铜锅一口,直径2.41米,高2米,壁厚6厘米,由88块铜块铸接而成,重约5吨,用18根铁柱支撑。平时储水防火,腊月初八,即用此锅煮“腊八粥”,大开山门,积德积喜,施粥于芸芸众生。据记载,腊八日施粥之时,热河街市万人空巷,寺前骡马车和人流如潮。如今,这个大铜锅就存放于普宁寺西配殿一侧,我踮着脚往里看,好大一口锅,熬一锅粥得多少米呀!当然,现在不用这锅熬,它是个历史见证。
在光亮温暖的佛堂里,慈祥睿智的住持告诉我们:此次施粥,旨在祝福国家富强,民众“离苦得乐”、“远离饥饿”、“祛除疾患”,同享改革开放全面奔小康的成果。在寺前施粥的同时,还要派人前往社会福利院和环卫工人中去施粥,我听了心里很感动。
普宁寺今年备腊八粥三千份,在山门外施,意指来者人人平等,过路人亦可得一粥。到那天得早点儿来,来晚了就没了。不过也没关系,来年腊八这里还施粥。这一善举,将成惯例。
据了解,大佛寺为腊八施粥做了极其细致的准备:二十一种做腊八粥的粮米等物皆为优质精品。选购回寺后,由僧人每日早课于大雄宝殿诵经加持,唤其灵性增其慧质。同时,熬粥时还要加入本寺独有的甘露水、甘露丸,以及产自青海的黑枸杞等等。
老何我有幸先品尝了,本想形容一番,又发现其粥妙道厚重,非几句文字所能道明,我说,还是有待诸君腊月初八之时前来自己感受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ms/1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