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走中国款款走来的张家口
近水/文图
张家口,古时称“张垣”“武城”,因嘉靖八年守备张珍北城开了一个小门如口,后改为张家口。
张家口是我走河北的最后一站。我从承德早晨乘火车到北京,然后转北京到乌鲁木齐的车来到张家口,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到了张家口,一路疲惫已经提不起精神欣赏张家口的夜景,和军哥喝了点小酒便睡去。
第二天早晨,在酒店吃了早餐便准备去博物馆。
张家口博物馆因新馆计划中,博物馆因空间问题被迫分两个地方。一部分在桥东区东兴街14号、一部分在桥西区小河套21号展览馆二楼展厅。我站在酒店门口用百度导航,显示一个桥东区1.8公里,桥西区米。我跟军哥一商量,先去近的吧。
我们在上午九点来到博物馆,远远看到门关着,以为还没有开门,就在门口的草地边上一边聊天一边听老人拉二胡。
时间过得很快,九点半一会到了,门还是没有开走近一看,门口竖了块牌子:今日闭馆。今天星期四闭哪门子馆啊,全国的博物馆除节假日外都是周一闭馆的,没有办法,找谁说理去,连个保安也没有。
去桥西区吧,我们又步行半个多小时来到桥西区。好,保安倒是有,只是门口写着“内部装修,谢绝参观”。我问保安什么时候装修好,等于白问,保安什么都不知道。看来这河北之行的最后一站要以闭门羹告终了。但是也不能马上就走吧,来了就转一转吧。
张家口是河北的最北端,再往北就是内蒙古了。这是一座古城,两万年前这里已经有了人类居住。
张家口有一条世世代代养育这座城市的母亲河,叫清水河。清水河从张家口中间穿过,把这座北方小城分为桥东、桥西两个区。桥东、桥西常住人口加起来不到50万人,真是一个小城了。
张家口和承德几乎在一个维度上,夏天气候凉爽宜人,同样是个避暑的宝地。
我们沿清水河边的小道行走,清清的水、绿绿的草陪伴着,城市的倒影印在河面上,像一幅幅水墨画。
抬头看天,天蓝得像大块大块的蓝宝石,云朵在天上走着,白的、灰的、黑的都那么干净,那么透明,像水墨高手渲染出的一幅幅山水画。
这座小城的人很悠闲,看不到匆匆的行人,不论是逛街的,赶路的,都从从容容,不紧不慢,就连马路上跑着的公交车上也没有几个人,所以,大巴跑起来没劲,慢悠悠地走路,慢悠悠地靠边、转身,继续前行。
时间已近中午,太阳底下的确是有点烤头,可是一走到树荫下就像进了空调房,凉得甚至有点寒意。可不是吗,抬头看过去,不管是小区还是写字楼,竟然没有一个空调的主机,真可谓避暑的胜地了。
清水河边树荫里的人还真不少呢。大部分是老人,偶尔也有中年人在其间。
他们大多都穿着长袖,几乎与三伏的夏天格格不入。他们或下棋、或打牌、或聊天、或来回踱步,也有什么都不做,傻傻地坐成一排,迷着眼睛发呆的。
最活跃的算是练歌的、练琴的,虽然流行歌曲唱得还可以,伴奏的二胡、口琴、手风琴也拿得出手,就是观众不多,基本上是两个唱歌的三四个观众,还包括河边不会鼓掌的人物雕塑。
河边钓鱼的人不多,钓的鱼也不大,也就是三两二两的鲫鱼。
我走过去问钓客:怎么没有大的啊?
钓客回答:有,早晨有人钓了个三斤的,走了。
张家口,这个连天上的云都不紧不慢的城市,真是夏天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啊!
(近水,名杨评号近水,安徽颍上人,毕业于安徽师大、深圳大学、清华大学,中文、新闻、书画创作、艺术品鉴定专业,作家、诗人、书法家、旅行家、艺术品鉴定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ms/1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