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起监守自盗案专家顺走259件
中国第一起“监守自盗”案:专家顺走件国宝,十年获利超2亿
文物对我们现代人了解历史文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古代人会将自己生前非常重视的物件放入古墓中,所以文物大多都是自身价值就很高的物件。
虽然王公贵族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中的宝贝被人偷盗,都会在生前选一个既安全风水也好的位置。但是就算位置隐蔽,也会有“技术高超”的盗墓贼寻龙点穴找到位置。
盗墓贼铤而走险,不顾陵墓中机关重重偷盗文物,这种行为破坏国家的利益,是犯法的。如果盗墓贼落网,大多都会判处死刑。
故宫博物馆就曾经出现一起盗窃案。窃贼是一名叫武庆辉的年轻人,他混在人流中进入博物馆,入夜后偷偷进入展室,将体积小的文物全部带走。安保人员巡逻时他就迅速爬到了柱子上,逃过了巡逻人员的眼睛。经过调查,他偷盗的物品价值达到15亿元。
马王堆博物馆也出现过偷盗案,一个名叫许反帝的少年每天都来这里,工作人员还以为他是喜欢文物,渐渐和他熟络起来。
等到工作人员放松警惕后,许反帝割开玻璃,偷盗走了三十几件文物,其中还包括素纱襌衣,虽然警方尽力追查,但是只追回了被偷文物的一半。
我们都知道盗墓贼偷盗文物,那你听过博物馆工作人员偷盗文物的事吗?
复旦大学毕业的李海涛经过应聘,进入承德博物馆工作。他的高学历为他获得了良好的形象和人际关系。李海涛精心在人前伪造了一个聪明、踏实肯干的敬业形象。
不久之后他就从一个小小的工作人员升上了管理员职位。虽然工资比最开始高了许多,但是李海涛仍然不满足。慢慢的,他把眼光放在了博物馆珍藏的文物上。
他仔细谋划了好几个月,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先伪造出博物馆珍藏的文物,再用这些伪造品偷偷换掉真品。因为细节做得非常好,过了许久都没人发现真正的文物已经被换走。
李海涛逐渐大胆起来,每次没钱花的时候他就伪造一件文物,将真品贩卖出去。这种事情持续了将近十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一次他在贩卖真品的时候忘记将文物上的标签撕掉。
十年后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承德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正在拍卖的一件文物上,居然有他贴上去的标签。这名工作人员意识到了问题,立马联系拍卖会的负责人,检查展厅即将拍卖的文物,发现了许多来自承德博物馆的文物。
他立马赶回承德博物馆,联系相关负责人调查此事。果然顺藤摸瓜抓到了犯罪嫌疑人李海涛,在这十年间,李海涛偷盗了件文物,获利超过了两亿元。
当专案组说出这个数字是,在场的人全部惊呆了。没想到他们身边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的管理人员惊叹监守自盗,并持续了十年!
从这件事情之后,全国的博物馆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更新博物馆管理机制,国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第二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ms/1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