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十件大事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1626228979103298&wfr=spider&for=pc
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统领,积极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工作,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为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率领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参加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

01

群众性精神文明“五大”创建活动再添新硕果

在—年度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我市再添新成果!承德市、平泉市继续保持河北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宽城满族自治县荣获河北省第二届文明县城荣誉称号,滦平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继续保持河北省文明县城荣誉称号。平泉市卧龙镇等17个村镇、河北丰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等21个单位、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范振喜家庭、承德市民族中学等5所学校分别荣获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7个村镇、个单位、13个家庭、15个校园分别荣获河北省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表彰市级文明村镇个、文明单位个、文明家庭个、文明校园个。

02

文明城市创建续写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聚焦弱项短板,全力实施文明城市创建“百日攻坚”十大专项行动。改造老旧小区多个,新改扩建中小学25所、幼儿园97所,改造新建生鲜超市、农贸市场44个,在社区构建起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市民生活更加便捷。持续对交通秩序、背街小巷、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马路市场、早市夜市等实施整治提升、规范管理,对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科学划定经营时间、地段,投资多万元对裕华路市场、承钢北区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对市区多个早餐点、蔬菜摊点实施规范管理。对市区29条主干道道路破损进行修护,维修沥青路面平方米,人行道平方米,路牙石、护栏延长米,新建智能停车场6个,智能化停车位个,3座立体车库正在建设中,划定停车点位处,新建、改建标准化公厕27座。集中开展不文明养犬行为整治行动,面向社会发布通告,重点打击10种违规违法行为,市民文明养犬意识得到大幅提升。大力开展“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文明餐桌行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节俭意识。承德市蝉联河北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并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03

我市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多年来,我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建设,搭建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工作平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赢得了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位居全国、全省前列。我市荣获“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称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周仲明同志出席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承德市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04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结对帮建活动推动城乡文明共建共享

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乡精神文明共建水平,市文明委组织市、区直部门和驻承部队等个单位与四个区的个行政村和个社区结成对子,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结对帮建活动。各帮建单位紧紧围绕帮提升文明素质、帮整治环境卫生、帮完善基础设施、帮提升服务功能“四帮”重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每周深入对接农村社区开展一次帮建活动,累计开展帮建活动多次,投入资金多万元,出动志愿者5万多人次,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和精神风貌在短时间内有了较大的提升,为创建文明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委宣传部对接东园林社区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帮建活动。

05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搭建为民服务新平台

按照中央和省委安排部署,在全市启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在县(市、区)级、试点乡镇(街道)、试点农村(社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文明实践所个、文明实践站个,依托中心(所、站)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支,志愿者人数达到余人,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等主题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余场次,受众达30余万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打通了宣传教育和关心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市总工会志愿者与新华路社区居民共同开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06

精神文明教育有效助力疫情防控

按照中央和省文明办安排部署,承德市在疫情防控期间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活动,组织党员、青年、文艺工作者、职工、社区志愿者和各级各类道德模范、承德好人等组成志愿者队伍余支,深入农村、社区基层广泛开展秩序维护、一线值守、代购代买、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1.23万余场次。组织文明单位向武汉捐款捐物余万元,利用各种媒介刊播“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疫情防控公益广告2万多条(次),邀请专业医护人员、心理专家做客直播间开展心理疏导余场次,组织窗口单位增设“一米线”提示标线,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组织餐饮业实施“公勺公筷”和分餐制,大力倡导文明餐桌,组织文艺志愿者开展文艺创作,陆续推出公益广告、歌曲、诗歌、绘画等文艺作品余件(篇),为承德市率先在全国、全省实现“双清零”贡献了精神力量。

▲市财政局在新世嘉小区开展“防疫有我、爱卫同行”志愿服务活动。

▲年疫情期间,全市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

07

精神扶贫文化扶贫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力量

为助力脱贫攻坚,我市坚持“五个结合”,着力在“扶志、扶智、扶德、扶业”和补齐精神文化短板上下功夫、见实效。成功承办全省精神扶贫文化扶贫现场观摩暨培训活动。在媒体开设脱贫攻坚主题专栏专题,刊发重点报道1余篇,开展扶贫扶志大宣讲0多场次,组织个文明单位、文明校园与贫困村、贫困地区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实施扶贫项目余个,帮扶1.67万人次。在贫困村深入开展“五讲五比”创建活动,推广丰宁满族自治县“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经验做法,农村普遍建立了“一约四会”制度,县级以上文明乡镇达到75%,县级以上文明村达到60%。

开展“文艺演出进乡村”主题活动场,放映农村励志电影2.98万场,观众超过百万人次。整合推出非遗项目21个,建设非遗扶贫工厂余个,实现就业人,“非遗+扶贫”经验做法被国家文旅部、扶贫办予以宣传推广。

精神文化扶贫工作的精准发力为承德市与全国、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道德力量。

08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现全覆盖

自年以来,我市以国家级贫困县为重点,合理配置中央、省、市、县级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到年底,全市乡镇已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乡村学校少年宫所、省级43所、市级8所、县级27所,实现了乡镇中心校少年宫项目的全覆盖。各级乡村学校少年宫促进了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的蓬勃开展,成为学生高兴、家长满意的民心工程。

▲双滦区滦河镇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学生竖笛演奏。

09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深入推进

制定下发了《承德市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若干措施》,召开座谈会集中学习传达《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道德模范关爱礼遇政策,走访慰问道德典型38人,发放慰问金6.2万元。组织开展抗击疫情先进模范事迹展览,组织开展“抗疫最美家庭”事迹报告会,大力弘扬抗疫精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师团,制作10集市民文明素质教育专题片,通过“冀云”平台开展网络授课,受众达到9.8万人次。大力开展诚信主题教育,落实诚信联合奖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组织开展诚信单位、诚信经营示范街(区)评选活动。

10

道德典型凝聚起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强大正能量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新风正气,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合承德广播电视台开展了年度“新时代承德榜样”选树宣传活动,发布范振喜、王福国、鲍守坤、丁玉龙、胡慧梅、贾利民、王楠、刘保朝、管文军、塞罕坝机械林场为“年度新时代承德榜样”,并委托承德广播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通过电视、网络持续刊播。年以来,我市创新典型培树工作方式,每月推出一批“承德好人”,全年共发布月度“承德好人”人。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4人荣获“中国好人”荣誉称号,20人荣获“河北好人”荣誉称号,一系列道德建设先进典型的培树和宣传,汇聚成推动承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李红扬

承德日报社视频号

上新啦!

点击直接观看

更多精彩视频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mj/11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