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聊斋16热河神童鲁小孩
醒木一响
聊斋开讲
热河神童鲁小孩
乾隆年间,热河有一鲁姓人家,一非书香门第,二非将门之后,仅是一普普通通的庶民之家。
鲁家有一个儿子叫鲁小孩,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机敏伶俐。两岁时,《百家姓》、《千字文》倒背如流;五岁时,研读《四书》、《五经》;十岁时,作诗赋词十步既成,满腹经纶妙笔生花。
提起鲁小孩,热河城内无人不晓,人称“热河神童鲁小孩”。
他十岁这年,正值京城秋闱大考。鲁小孩与父母商量,欲进京赶考,以求金榜题名,耀祖光宗。父母说他岁数小,不想让他去。他说:“岁数小不等于知识少,不代表志气小。甘罗十二岁为宰相,周瑜十四岁作都统。若是他们的父母,当初也因年少而阻拦他们,他们怎会载入史册?”
父母一听觉得有理,加上对儿子又了解,便同意了他前往京城赶考,由父亲与他同行进京。
在京城的一家客栈里,住了好多赶考的举子。他们听说这个十岁的娃娃也来赶考,都笑得前仰后合的。其中一个说:“我已苦读三十余载,仍名落孙山,你才十岁,且有多半穿开裆裤,活尿泥玩儿呢,竟敢言大考之事,简直要羞死读书人了!”
鲁小孩没把他们的嘲笑当回事儿,可又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非才不识才,狗眼看人低!”
“哎呦!”有个举子叫起来,“你小小年纪,敢自称是才?既然如此,我出一个对联的上句,你须在十步内对出下句。对不出,你就是个吹大话的娃娃,还是回家活尿泥儿去吧!”
鲁小孩一听,来了精神。他胸脯一挺说:“那我就陪你玩一下吧。”
那举子差点气掉了下巴:“什么?你陪我玩儿?你可真够狂的,看我怎么治你!”
举子把鲁小孩招呼到窗前,指着街南街北的两座牌楼说:“我以牌楼为题作上联,你另选一景作下联。”
他来回踱了几步,开口吟道:“南牌楼北牌楼南北牌楼排南北。”
说完,他得意的看着鲁小孩说:“请吧,十步之内不行,再让你五步。照顾小孩吗!”
谁知,他话音刚落,鲁小孩一摆手说:“一步也不用你让,我给你来个‘张口雷’”。
鲁小孩已先看到窗外大街东西两面,各有一个铺子,都高挑一面兰布,上书一斗大的白字“当”。此时,他的下联郎朗出口:“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下联对出,满座皆惊。这样的对子,就是满腹经纶的秀才们,十五步内也很难对出。大家觉得这孩子的确不简单,得刮目相看。细问,知道是来自热河的,几个秀才惊叹道:“怪不得呢,文明福地的人嘛!”“都说热河人杰地灵,果然不假!”
大考这天,鲁小孩随众举子大摇大摆的向考场走去。谁料刚到大门口,就被侍卫拦住:“小孩子不得乱闯,快快离开!”
“啥乱闯?我是来考试的!”鲁小孩生气的反驳道。
“这可是皇家秋闱大考考场,你若不走,非吃罪不可。赶快离开!”
尽管鲁小孩和父亲亮出了准考证,可侍卫仍旧不信,不准入内。
争吵惊动了一位姓史的主考官,他闻声出来,问明缘由,细细打量起鲁小孩。心想:“虽是顽童年纪,面露稚气,却有博学多才的气质。看来不是一般的孩子,须谨慎从事。”
主考官对鲁小孩说:“要想进考场也不难,我出一上联,你若对出,就放你进去,否则,即刻回家,安心去寒窗苦读吧。”
主考官稍一思量,念出上联:“小娃娃蓝衫拖地。”
鲁小孩望望主考官的管帽,随口对到:“老爷爷红顶朝天。”
主考官大感意外,不由得对这孩子产生喜爱之意,把他带到自己的房中,坐定后问他:“我想再作一首长短句的诗,请你合上一首,不知可否?”
鲁小孩大模大样的说:“那就合呗。”
主考官背着手在地上溜了一圈儿后,不慌不忙的念道:
“有米念作糖,有土也念塘。去掉土和米,加手还念搪。搪千军,挡万马,冲锋陷阵威名扬。有朝一日凯旋归,不是封侯则封王。”
鲁小孩也学着主考官的样子,背着手溜达了一圈儿后,开口诵道:“有水念作漳,有木也念樟。去掉水合木,加王还念璋。璋一块,金百两,莫如一篇好文章。有朝一日登龙榜,威风凛凛为宰相。”
主考官听了惊讶不已,心想:“我在朝十几载,才官不过二品,一个刚十岁的娃娃,张口就想位及一品当宰相!”他暗暗赞叹鲁小孩的文才和志气,不由自主的用诗赞道:“鲁小孩,腰中若去四点,可作曾家弟子。”
鲁小孩听出是在夸奖自己,把自己喻为曾子之门生。他觉得应礼尚往来,想到主考官姓史,便开口回了一首:“史大人,头上若加一横,可作吏部天官。”
主考官听罢,心中自然十分高兴。他觉得这个娃娃的确是个神童,若参加大考,不中状元也能拿个榜眼。他想了想,把另外几位主考官请来,和他们商量道:“以我之见,不应让这个娃娃考试,否则,一旦中了状元就不好收场了。因为按照惯例,朝廷要委状元为高官理政,十岁娃娃怎好封高官?此为其一。十岁娃娃若中状元,虽可说明我朝人才辈出,但却让众多举子灰灰溜溜,考不过一个娃娃,毕竟有失体面。此为其二。
“我看,莫如我们联名奏请皇上,凭娃娃的学识,钦封他为翰林院学士如何?待他成年之后,再封高官显位也不迟。”
众考官觉得有理,劝住鲁小孩退出大考后,果然联名奏本,皇上真就封了鲁小孩翰林院大学士。这一来,热河这块文明福地的名声,在京城传得更响了。
点开链接听聊斋
热河聊斋(14)
热河村夫羞跑京城秀才
热河聊斋(13)丨热河泉的鲤鱼小夫妻
热河聊斋(12)
牛圈子沟的来历
热河聊斋(11)丨大清皇帝承德掘坟
热河聊斋(10)丨康熙皇帝竟然怕猪
热河聊斋(9)丨热河街头和珅溜须拍马
热河聊斋(8)
隆化原来叫“皇姑屯”
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白癜风的中医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tw/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