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八景成热搜背后的真相竟然
那么。
那你知道外地人来洛之前,都会搜索洛阳的哪些关键词不?
昨日,由洛阳市旅发委主办的洛阳旅游大数据解读暨智慧旅游网络营销培训会上,与会嘉宾对洛阳旅游的相关大数据进行解读。其中一项关于游客的行为习惯的分析,揭秘了这一问题的答案。
来洛游客在出发之前
有关洛阳搜索最多的不是地图、不是小吃、更不是景点……
而是“洛阳天气“!!!!
大约占75%!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热搜
竟是“洛阳八景”
洛阳八景?
旁边的姑娘瞬间懵圈了:
“洛阳八景?洛阳八景是哪八景?”
洛阳人自己都不怎么 每当春天清明时节和秋高气爽的重九,成群结队的男女都要踏青登高远望,暮色茫茫,万盏华灯初上,万户炊烟袅袅,站在峰顶观看山下高大的城郭,雄伟的宫阙,宽广的园囿,富丽堂皇的楼阁,十分壮观。
(原址)唐宋时期古王城以北平逢山。(现址)洛阳北孟津内邙山区。
5、
天津桥初建于隋大业三年,原是一座浮桥,是洛阳南北交通的要冲。
唐时改为石桥,又称洛阳桥。北与皇城南门端门相应,南与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
拂晓时分,漫步桥上,举首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尔又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清雅幽静的意境使“天津晓月”成为著名景观。
但宋以后,战火连绵,天津桥被摧毁,民国年间又在附近建了一座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在亭的西面又建了两座现在的大桥。
(原址)隋东都洛阳城中轴线天津桥。(现址)洛阳洛河上洛阳桥旁。
6、
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千余年来,洛宾景色便使许多诗人流连忘返,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曾徘徊洛宾,不忍离去。唐高宗时,上官仪循着河堤,缓辔咏诗,洛宾景色之佳,可以想见。
(原址)唐宋时期洛河两岸;(现址)洛阳洛河两岸。
7、
洛阳城南30里,龙门西边的山脚下,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的别墅内,山峦环抱,林木掩映,泉水源口,清溪萦回。规模宏大,方圆10里。内筑亭台楼榭余处,遍植奇花异草,广集珍木怪石,有鸣皋山、瀑泉亭、双碧潭、垂钓台、醒酒石等景点。每当旭日东升,整个山庄披上了金色霞衣,悠扬的牧童笛声在空中回荡,一派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可惜随着李德裕被贬,平泉别墅也日趋荒废。后人在此建平泉寺,并在泉源处拦筑人工湖。如今这里已成为避暑游泳的好去处。
(原址)唐武宗宰相李德裕迷人别墅;(现址)洛阳伊川县梁村沟。
8、
“铜驼暮雨”是洛阳八大景的最后一景。隋唐城的城东北隅,有一条巷子,隋、唐、宋时叫“铜驼陌”,当时国际贸易市场叫“丰都市”一带。
它西傍洛河,桃柳成行,高楼瓦屋,红绿相间,每当阳春时节,桃花点点,蝴蝶翩翩,莺铭烟柳,其景色之美,别有洞天。隋唐时代这里人烟稠密,每当暮色茫茫,家家炊烟袅袅上升,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这就是人们赞不绝口的“铜驼暮雨”。
(原址)隋唐洛阳城东北铜驼陌里坊。(现址)洛阳瀍河区瀍河东临铜驼巷。
除此之外,
还有个“洛阳八小景”
东城桃李城东桃李须臾尽,
争似垂杨无限时。
西苑池塘微风吹过,杨柳轻扬,
修竹摇曳,曲折小径,
亭台楼榭,隐藏其间,
奇山碧水,相映成趣,
流水缭绕,绿林郁茂。
(如今在其旧址上的西苑公园和牡丹公园仅占其很小的一部分)
石林雪霁飞嶙峋耸立,冰雪覆盖,
风霜酷寒,别有天地。
(其位于洛阳东南约30公里偃师水泉石窟以西的万安山上)
龙池金鱼郭外探芳径,悬挂万树清。
台高风气肃,龙卧水华磬。
翠阁凌霄汉,雪山列障屏。
倚栏频送月,瑶草媚沙汀。
(洛阳高新区辛店镇与宜阳县交界处的丘陵山区)
伊沼荷香从龙门山口入境,
东北至偃师市注入洛水,
沿岸沟渠纵横,池沼花木之盛,
屡见于诗人们的歌咏,尤以荷花胜于他处。
瀍壑朱樱瀍河穿过邙山时,
两岸峭壁耸立,
沟壑深邃,
人们便在沟底沟坡密植樱桃。
春天一到,沟沟岔岔,
簇簇洁樱花,迎风摇曳、芳香馥郁……
午桥碧草午桥今得晋公庐,
水竹烟花兴有余。
(今天洛阳市东南8公里伊河边的午桥村为当时故址)
关林翠柏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枝繁叶茂,造型奇特
作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以上八景都没记全过,
更没看全过!
因为
部分风景早在千百年的沧桑巨变中,
没落或消失了……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
风景在变。
那你觉着,
你心目中的新的洛阳八景都有哪些?
推广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engdezx.com/cdtw/4365.html